昨日(6月28日)回顾:
1848年6月28日,英国派出远征军侵华,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中国被殖民的窗口从此打开。包括:①战争爆发的背景:满清闭关锁国,国力衰弱;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和殖民掠夺;中西方贸易中的逆差;鸦片是经济战争的工具;林则徐禁烟。②战后的深远影响:签署《中英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西方殖民者踊跃进入中国;中国由此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逐渐走向衰落的深渊;日本走向富强。
今日正文:
1900年6月29日,诺贝尔基金会在瑞典正式成立,瑞典国王在议会颁布了管理这个基金会和奖金颁发机构的章程。诺贝尔基金会是根据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遗嘱所建立的私人机构,专门管理诺贝尔遗产及诺贝尔奖的颁发。诺贝尔基金会办公大楼座落在斯德哥尔摩斯图尔街十四号的诺贝尔大厦。
①
诺贝尔这个人
 ̄ ̄ ̄ ̄ ̄ ̄
诺贝尔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他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最为著名和重要的是炸药。他凭借着这些专利发明和高人一等的商业运作能力,组建了多家公司,投资于各个行业,实现了巨额财富的累积。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间,从1886年到1896年,诺贝尔跨国公司已遍及21个国家,拥有90余座工厂,雇工多达万余人,到了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诺贝尔跨国公司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工业帝国。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北部的圣雷莫市因为心脏病突发逝世,身后安葬在斯德哥尔摩的北墓园。
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留下了一份著名的遗嘱。将其投资于证券的资金组成一笔基金,每年将基金的利息以奖金的方式奖给在过去一年中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奖金分成五个数额相等的部分,其获奖标准分别是:在物理领域有最重要的发现或发明;有最重要的化学发现或改进;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有最重要的发现;在文学领域创作出最杰出的理想主义倾向作品;为民族和解、消除或减少常备武装、维护或促进和平进程做了最多或最好的努力。这就是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和平五个诺贝尔奖项的来由。后来,瑞典银行在1968年增设一项经济科学奖。
②
诺贝尔这个奖
 ̄ ̄ ̄ ̄ ̄ ̄
诺贝尔基金会从诺贝尔的遗产接收过来的钱,总共约有3100万瑞典克朗,后经基金会的积极投资和接受其他组织或个人的捐款,基金会管理的资产逐年攀升,目前已有数亿美元。按照诺贝尔当初的意愿,每名获得诺贝尔奖金所给予的奖金额度,应能保证一位教授20年不拿薪水仍能继续他的研究。1901年的诺贝尔奖金数额为15万瑞典克朗,即相当于一位教授20年的工资。此后,奖金数额不断缩水,到了20世纪30年代,诺贝尔奖金已只相当于1901年的三分之一。以后,诺贝尔基金数额虽逐年扩大,但因瑞典克朗的数次贬值,一直到不了1901年的水平。直至1991年才首次超过1901年时的实际价值。从那年以后,诺贝尔奖金一直在100万美元左右。
诺贝尔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至高无上地位,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奖金额度很大,100万美元的奖金,在今天来说,也足以让无数科学家趋之若鹜;二是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年来,诺贝尔奖评选通过对重大科学成就的肯定与充分重视,引导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注重基础科学的研究,几乎没有放过任何公认的最有成就的科学家。有个形象的说法:物理、化学和医学三个领域最优秀果实都被放入了诺贝尔奖的篮子里。
③
为什么中国人得诺贝尔奖这么困难?
 ̄ ̄ ̄ ̄ ̄ ̄ ̄ ̄ ̄ ̄ ̄ ̄ ̄ ̄ ̄ ̄
美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国家,从1901年诺贝尔奖创立至今,美国已有近300名获奖者。
中国人或华裔科学家得奖的仅有十多个: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钱永健(美籍华裔生物化学家)、李远哲(中国台湾化学家)、崔琦(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朱棣文(美籍华人諾貝爾物理學獎)、丁肇中(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奖)、高行健(法籍华人诺贝尔文学奖)、高锟(英美双重国籍华裔物理学家)、赛珍珠(中美双重国籍文学奖)、莫言(中国大陆本土作家)、屠呦呦(中国药学家)。
在我们的记录中,只有莫言和屠呦呦两个是土生土长的、接受中国教育、而得了诺贝尔奖的人。这与美国那动辄将近300的数量比较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那么,为什么诺贝尔奖对我们中国人就这么不看好呢?要知道,我们可是文明古国,可是有着世界上影响巨大的四大发明啊!?
下面,我个人提出几点意见,仅供朋友们参考。
一、诺贝尔主要的5个奖项中,物理、化学、医学3个是属于基础科学,和平、文学属于主观意识形态方面。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一直是倾向儒家、道家这种思想哲学方面,对于自然科学能够说的上号的,仅有《天工开物》那几本书,即使这一点,也经过清政府中后期、民国时期近500年的摧残,没有了任何发展的空间,所以建国后,我国的工业、农业等以基础科学为支撑的经济领域,基本上都是从苏联照搬学习,仅靠近几十年的追赶,自然是无法与西方国家几百年的沉淀相比,所以自然科学这一块,想要得奖很难。意识形态方面,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的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再加上东西方文化的天壤之别,我们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很难获得以西方意识为主要判别标准的诺贝尔基金会的认可。
二、诺贝尔奖是鼓励创新、鼓励发现、鼓励探索新理论。这与国人从小,或者说几千年的教育传统观念,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一向是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做任何事情讲究一个理由和出处,讲究个资格和排序,讲究个框框和条条,这些都在无形之中禁锢了大家的思想,束缚了自由和发明。西方国家对中国学生的普遍看法是人很聪明,也非常勤奋,考试能出好成绩,但是创造力不足,就是这个原因。
三、我国重视科技、科研不够,尤其是对不容易出成果的基础科学的研究投入不够,科技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在国际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国人浮躁,眼光短浅,只注重眼前利益,对于需要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的基础研究和长线投入,没有耐心,博士副教授教授弃学从政、弃学经商的,成为了近年的一大热潮。这一点也表现在政府的预算方面,我身边就有一些学校教授或小科学家,经常抱怨申请科研经费不容易,要和应用挂钩,基础科研的经费少,即使要到一点经费,主管部门也是天天催成果,希望短期出成绩,希望能够在主管领导这一任中放两颗卫星。
四、我国科研界深受官场文化的影响,教授成堆,部分人员水平不行,溜须拍马很是在行,靠裙带,或者论资排辈升级。部分院士知识结构老化,凭借老资格和老本,每天不是讲座报告就是在去搞讲座报告的路上,根本没有时间潜下心来搞基础研究。这样的科学家如何担当我国的科技发展重任?如何能够做出诺奖级的成果?
五、我国科技工作者与国际先进科研机构沟通太少,距离国际前沿技术有较大差距。可能是因为语言障碍,或者是因为文化的差异,或者单纯就是因为个别领导的个人爱好,我们很少有本土的科学家参加国际科学会议。即使有,也是去看看热闹,噼里啪啦弄几张照片回来炫耀一番。
最后用一位朋友微博里面的话来结束本篇。
他说,诺奖并非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达程度的唯一指标,而是要用更综合的指标去衡量一个国家的全面发展,所以,对于诺贝尔奖任何故作轻松的不屑只能是无知和做作。自大和盲目自吹是掩耳盗铃,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去改善造成不足的原因。
———— END ————
明日(6月30日)预告:
1908年6月30日,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埃文基自治区上空发生一次破坏力惊人的神秘爆炸事件,史称通古斯大爆炸。科学家至今尚未找到爆炸的真实原因。包括:①爆炸现场;②爆炸原因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