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成高铁的作用。总体来说是沿线各小城的大利好。但对于西安成都,则要分别分析一下。
短期,高层次经济文化活动,利好目前规模更大的成都。
长期,对于枢纽位置和地缘影响力。西安是必然后来居上。对于成都是必然削弱的结果。
为什么这么说,这需要探讨一下目前现状的机制性。从成都的现状来说,为什么成都会成为二线的翘楚(新一线),会有这么大规模。
从机制性来讲,四川盆地的交通不变,是有巨大推动力的。四川的封闭,造就了成都的集中。这是毫无疑问的。当大部分四川人出川,无论火车飞机大都要先到成都再出发的现状。无疑是一个巨大影响力。
随着西成开通,如同四川被开了个口子,流动性会大大增加。四川一直是人口流出大省。不是一点,是百万级别的流出。加上未来如果东出南下的通道畅通。四川千百年来的蜀道难将有很大程度的缓解。这对于成都对于川内的资源聚集力是十分不利的。而且是根本性机制性的不利。但是对于四川整体是非常有利的。快速融入中国高铁网络会给每个人带来很大方便。
为什么作出这个判断,是因为现实的实例,中国的任何一个省份,只要不是交通死角。没有一个首位度会达到成都这个状态。西安,整个陕西的陇海线大通道打通了后。不会有成都那样的聚集力,郑州,河南省四通八达,四处漏风更是没成都那种因素。武汉,同理。等等。只要这个省份的交通是四通八达的,省会的聚集度是不可能有成都那么强的。
所以,四川的高铁慢慢通畅,成都的首位度相对下降。这是必然的。不过,不是说成都要衰败。只是相对以前集中度这个因素。是要变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
西安从短期来看,目前由于经济的规模小,在城市经济的领域。必然会被成都吸掉一部分中高端就业,这是一定的。
但是,由于西安的地缘枢纽性,西成会给西安打一个坚实无比的基础。人流,物流都会有一个巨大增长,而且和成都相反,是机制性长期性的,长期来看,从西成的收益,是远远大于成都的。
枢纽性的受益机制,和终端地的受益机制是两码事。无论西安目前的经济规模怎么小。随着西成西武西渝等等重量级线路的开通。PS。官方说争取2017年全部动工。这个枢纽的力量才刚刚开始显现。并且西安的枢纽性质不同于郑州武汉这样的中心。西安是中国人口地理上,西边的边缘。对外交流性质在西部是不可能有人能竞争的独一份。
所以,结论就是我上面说的,成都终于接入全国高铁网络首位度下降。西安向一带一路最大枢纽前进的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