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铸铁件在生产过程中,在抛丸清理、热处理后或机加工后常会发现一些直径大约为0.5-3mm,形状为球形、椭圆状或针孔状内壁光滑的孔洞,这些孔洞一般在铸件表皮下2-3mm分布,这就是所谓的皮下气孔。皮下气孔的形成是由于含镁铁液表面的张力大,容易形成氧化膜,这对阻碍析出气体和入侵气体的排出有一定影响,这些气体滞留于皮下就会形成气孔。另外,球墨铸铁糊状凝固特点使气体通道较早被堵塞,也会促进皮下气孔缺陷的形成。
铸造件缺陷
加工面缺陷
这些细小缺陷往往造成批量产品不合格,重新回炉成本高效率低,急需一种简单快捷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冷焊修补技术独特的优点,非常适合运用到此类修复环节。
冷焊技术利用电火花沉积工艺,将电源存储的高能量电能,在金属电极与母材间瞬间高频释放,通过电极材料与母材之间的空气电离,形成通道,使母材表面产生瞬间高温、高压微区;同时离子态的电极材料在微电场作用下熔渗进母材基体,形成冶金结合。由于该工艺是瞬间的高温冷却过程,不仅使金属表面因淬火形成马氏体,还在狭窄的沉积过程所形成的过渡区产生超细奥氏体组织 ,将补材瞬间熔化在缺陷处,熔化速度快(us级),熔化频率高(1.5—30次/S)熔化点小(Φ≤1.5mm)、无熔池、输出热量准确,在整个焊补过程中,铸件始终处于常温状态,避免了铸件的裂纹、硬点、软化、烧痕等多种问题的出现,可以满足大部分铸件的焊补要求,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新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