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准扶贫的目的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进而有利于增强党的执政根基,本是一个好政策,但是就现在的情况而言,精准扶贫还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可能缩小贫富差距的目的达到了,但是缓和社会矛盾却不但没有达到,反而起到了反作用,社会其他团体看不惯,甚至仇视贫困户是最直接的体现。具体表现在: [size=16.0000pt]一、非贫困户对贫困户的仇视 国家精准扶贫本来只是帮扶鳏寡孤独也就罢了,非贫困户也不会多说什么,但由于扶贫名额太多,而目前社会上真正贫困的人却极少,这就造成了相同或相近家庭条件的农民来竞争贫困户,当上贫困户的家庭沾沾自喜,逢人炫耀,而跟他家庭条件相近,却没当上贫困户的农民,心里恨不能取而代之,于是我们可见网络上反映扶贫不公平的各种贴文,举报、攻击、谩骂村干部精准识别不精准,优亲厚友等等。 [size=16.0000pt]二、医疗系统不满贫困户 有一次,在县医院挂号处,一个人插队到一老人的前面,挂号的医生叫他去后面排队,他突然高声叫喊,我是贫困户,我排啥队,无奈,挂号的医生还是给他挂号了,后面排队的人群窃窃私语“尼玛贫困户原来真光荣啊”,在不止一个场合听见过医生对贫困户无素质的抱怨。 [size=16.0000pt]三、扶贫干部不满贫困户 现在的扶贫干部说好听点是帮助贫困户,说难听点就是“球事莫得瞎下乡”,我们都知道,扶贫干部下去干什么,都是去算账,“不脱贫算都要给你算脱贫”,个别扶贫干部在城里面自己都是贫困人口,怎么给人家扶贫,哪里又有手段给人家扶贫,但是组织上压硬担子,没办法,于是扶贫干部硬着头皮下乡送钱送物加算账,贫困户却说“狗日龟儿才给我拿两百,XX人家拿五百,电话回访老子要说他没到我家里来”,扶贫干部心里酸楚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帮扶对象心生不满。 如何进行扶贫,个人建议 一、要进行精准识别,不划分贫困村,只上报真正的贫困人口,如无后的老人,大病缠身的家庭等,要让好吃懒做的人无空子可钻(现在的贫困户很大一部分是懒人) 二、政府出面,建设好基础设施,主要是水、电、路的建设 三、要发动社会力量,让“真正有能力”的人去带动贫困户脱贫(机关干部大多对收入满足,缺乏自主赚钱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