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6岁蓬安县少年成天玩手机,他的父亲看不下去,就没收了他的手机。他想起这些年和父亲之间的关系,父亲总是对自己的行为不满,对自己的态度不好,相比尚在上小学的妹妹,父亲更加偏爱妹妹,对自己经常呵斥,再想到这次手机又被父亲收走,小李决定报复父亲。深夜他趁父亲熟睡竟拿板凳砸向父亲,砸破了父亲的头,砸得父亲满脸鲜血,真是让人寒心。
7月9日深夜10点半左右,在蓬安县城做生意的李先生在外面跑了一天业务,他回到家里看到儿子又捧着手机玩游戏,他不满儿子成天捧着手机玩游戏,就让儿子交出了手机,李先生看了一会儿电视便上床睡觉。
深夜,躺在床上的李先生还未睡熟,迷迷糊糊中感觉有人在靠近他,还未待他反应过来,额头就传来一阵剧痛感。他本能地从床上弹跳而起,哆哆嗦嗦打开床头的开关,鲜血正顺着脸颊往下淌。灯光下,16岁的儿子沉默地站在床前,手里提着一根木头板凳。儿子愣了一两秒转身离开,看着儿子的背影,李先生瞬间明白了。
7月12日上午,在蓬安县城做生意的李先生,趁没有生意的间隙,前往医院换药。额头上是一道长约5厘米的伤口,这道约5厘米长的伤口只是皮外伤,缝了八九针。
事情发生后,“我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希望他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李先生说,儿子虽然已经向他道歉,但他不知道,儿子的未来在哪里?
其实在前几天,李先生已经跟儿子表明了态度,希望他每天少玩点手机游戏,在汽修厂专心当学徒。“你一天要好好学,天天玩手机,能学到个啥?”李先生对于儿子的行为再次表达不满,但他强忍着怒火。
“你把手机给我,我给你暂时保管。”李先生仍在劝说儿子。和往常一样,儿子再次表现出一贯的顺从,将手机和充电器一并交给了父亲,但儿子脸上的表情告诉李先生,他不愿意将手机交出来,“他还是比较听话,我们说啥子,他不会反对,都比较顺从”。随后,李先生将手机和充电器一并放在自己的床头。几个小时后,儿子提着凳子进房间趁黑袭击了他。
袭击事件已过去几天,额头的伤口已慢慢愈合。
但在李先生心里,仍对儿子的袭击行为感到后怕,他曾考虑这件事情是否应该去报警。他事后找到派出所打听,但民警告诉他,因为他的儿子尚未成年,派出所对他的行为也主要是教育为主。李先生回头想想,“他是自己的儿子,还真要把他抓进去关几天?再说儿子现在已经道歉了,儿子经过这件事之后,也表现出了悔意”。
经历过这件事情,16岁的小李也想了很多,他对自己前几天的疯狂举动表现出深深的自责和后悔。因为父亲受伤,医生建议不要碰冷水影响伤口恢复。家里洗衣服做早饭,小李都表现得比平时更主动。
李先生觉得发生这样的事情,作为父亲他也有一定的责任。这些年在外面做生意,对儿子疏于管教。前些年,自己和妻子在外省做生意,儿子留在老家由上一辈照管,自己很少陪伴儿子。由于爷爷奶奶太溺爱,孩子开始沉迷游戏。直到儿子上初中了,回到蓬安县城做生意的他,才将儿子接到县城上初中,但是儿子经常逃学去网吧,李先生甚至都记不清有多少次去网吧找儿子,“网吧里到处都是年轻人,那个(游戏)画面看起来,确实刺激人”。说了儿子很多次了,以前也打过,但儿子就是不改。
对于儿子的未来,李先生也陷入迷茫,他希望儿子不要在玩游戏,好好学手艺,也许等儿子将来懂事了,应该能明白父母的苦心。这次事件给小李的人生教训很深刻,他深深自责,他希望自己好好学习修车,将来能够干出一番成就。
这个事件也让我们看到,孩子的教育一刻也不能耽误。如果有条件,父母一定把孩子带在身边,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