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廉洁文化教育 让廉洁成为一种社会环境 文化氛围是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重要社会环境。从我国查办腐败案件的实际情况看,凡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地方,都是廉政文化建设薄弱、缺乏崇廉文化氛围的地方。如果整个社会对腐败零容忍,有“人人得而诛之”的心态,腐败就不可怕,终有根除的一天。因此,进一步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影响面、教育面,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一是营造廉洁的社会文化氛围,让人人参与到廉洁城市建设中来,离不开廉洁教育。在实践中改变以往的说教式的廉政教育,积极拓展廉政教育平台和载体,让群众自觉融入进来。近年来各地廉政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廉政文化“六进”(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进学校)扎实推进,载体多种多样,读书思廉、文艺唱廉、广告醒廉、竞赛知廉、典型树廉,不断创新形式。有的地方结合本地具有的历史文化特色加以宣传。积极建立廉政文化示范点,让更多的人接受廉政教育。 二是加强廉政教育要有针对性,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和全民族的廉洁教育“两手抓”、“两手硬”。廉洁教育要从各个层面坚持长期不懈地开展。一方面要突出教育的重点对象,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和社会现实创新教育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使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自觉自愿地做到拒腐蚀,永不沾边。另一方面,党员干部在社会中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党员干部的作风影响社会风气,而社会风气也影响党员干部的思想,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全社会整体道德的提升,将成为廉洁城市建设的社会基础。 因此,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廉洁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极大地强化全体公民的遵纪守法意识、依法监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普遍树立起克己自律、崇尚勤廉、人人对社会负责的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对腐败“零容忍”的良好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