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 2017-08-05 四川在线南充频道讯(记者 刘继洪)7月28日,网上出现了一篇《请善待还在贫困线的老革命及其家人》的文章,该文章反映蓬安县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革命老人之遗孀无住房、生活困等问题,引起网友关注,网友除对老人“境遇”深表同情外,还希望当地政府善待老革命及其家人。 老革命遗孀真的生活困难无房居住?蓬安县真的不善待还在贫困线的老革命及其家人?带着系列问题,记者走进蓬安县,展开调查核实。 幌子:老革命遗孀生活困难无房居住 据知情人介绍,张玉莲老太太的老伴唐常武,一九四二年参加革命,历任民兵独立营长,八路军八纵二十四旅七一团一营三连连长,后代理营长,多次负伤并多次荣获二等战功,情况属实。 知情人又称,老革命遗孀生活困难无房居住不属实。唐常武、张玉莲夫妇共生育5个孩子(2男3女),其子女家庭条件均不错,有赡养老人的能力,唐常武2000年12月去逝后,张玉莲还享受了国家遗属补助,不存在生活贫困的问题。 真相:其子女为争取城南综合楼内一套住房 1999年8月24日,根据中、省、市关于供销社综合改革的文件精神和县人民政府的工作安排,原周口供销社召开职代会,提请通过城南综合楼出售实施方案,时任周口供销社主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唐×光(系原周口供销社离休干部唐常武与张玉莲夫妇的儿子)主持会议,出售方案经全体职工充分酝酿后决定按当时的市场价(均价212.5元/㎡)出售给社内职工,出售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出售,原住户优先”“原住户愿承认此价,并在1999年9月15日前交清住房款者为中标,否则让社内其他职工购买”。 此次会议之后,原周口供销社16套住房中的15套全部按职代会通过的“实施方案”出售给了社内职工,仅有一套由唐常武、张玉莲夫妇长期居住的房屋没有被其他职工购买,而唐常武、张玉莲及其子唐xx也没有向职代会提出购买该房屋的意向,且一直居住到现在,周口供销社亦未向唐常武、张玉莲夫妇收取任何租金。 2015年7月,因城市建设需要,拟对原周口供销社综合楼点位进行公益性城市道路改造,以便打开城市道路卡口。而在同一时期,张玉莲向相关部门提出按1998年房改政策购买现居住的房屋。但根据《关于张玉莲请求落实房改政策并办理房产登记的回复》(蓬房函〔2015〕53号)的政策答复,张玉莲的诉求明显与相关政策、法规不符,同时也违背了周口供销社职代会关于出售住房的决议,无法满足其要求。 而张玉莲老人及其家人对此回复并不满意。县供销社曾多次组织、参与相关部门的协商,并与张玉莲的儿子唐xx光多次沟通后,但其拒不协商。县供销社于2016年9月初给其儿子寄出挂号信协商此事,也拒不签收。 本着关心、关爱老年人生活的态度,县供销社曾拟定3种方案让张玉莲及其家人选择:一是由县供销社租用环境优、位置好,面积基本均等的一套住房,继续免费提供给张玉莲居住,直至百年归世;二是若其子女愿意接纳张玉莲同住,由县供销社每年提供租房补贴,直至张玉莲百年归世;三是将该房屋的拆迁补偿款的一部分成立租房基金,用于张玉莲租房所需资金。 但这三种方案张玉莲与其儿子均不同意,并采取寻求媒体帮助、网上发帖等方式,想为母亲张玉莲争取其居住了多年但产权属于周口供销社的城南综合楼内一套住房。 据悉,为了早日打开城市道路卡口、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目前,县供销社及相关部门仍在积极与张玉莲及其家人进行联络和沟通,以便早日达成协议。转自四川在线南充频道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