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干枯智缺脂,
十年凋敝匮乏时。
沸羹(1)时代龙饕餮(2),
噬尔胆汁和脑汁。
注:
1.“沸羹”的释义是比喻动荡混乱的局势,出自《诗·大雅·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汉·郑玄笺:“如汤之沸羹之方熟。”宋宋祁《闻蝉》诗:“衰意先鶗鴃,繁音伴沸羹。”2.“饕餮”:发音为tāotiè。其含义之一是比喻贪吃的人,此处用作动词,强调“贪吃”的含义。这种用法是有根据的,例如唐·杜甫《麂》诗:“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清·李渔《奈何天·伙醋》:“终不然闯席的任情饕餮,先来客反忍空枵。”。这两个例子全是把“饕餮”当成动词用的。札记:
文革吞噬了很多自己民族有胆有识最优秀的儿女。我们只简述两个人。张志新和遇罗克。
1969年初,在五七干校一次小型批斗会上,张志新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她说我就是怀疑江青,觉得江青在中央文革是她个人说了算,打倒这么多人是否都是路线斗争,是否打击面过宽,再过几十年的人看我们现在和党的(领袖的)关系,就像我们现在看从前的人信神信鬼一样不可理解。她提出文化大革命是错的,文化大革命推行这个左倾机会主义政治路线不是突然来的,从1958年那个时候开始,发展到了文化大革命是登峰造极了。……她后来遭到长期监禁,监狱中遭到强奸,被判处死刑,枪毙之前之前遭到割喉。(1979年6月5日,《光明日报》《一份血写的报告》)
因为不同意文革狂飙突起时“反对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口号,遇罗克写出了《出身论》而被判处死刑((牟志京:《〈出身论〉与〈中学文革报〉》,见徐晓、丁东、徐友渔编《遇罗克遗作与回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
中华民族最优秀的胆汁和脑汁就是这样被荒谬时代的政治饕餮给无情吞噬了。有了这样的先例,人们知道,张志新和遇罗克这样的胆识和智慧既然无补于事,却可以使自己悲惨地搭上生命,于是以“时代既然是一场大荒谬,大玩笑,我亦惟有以荒谬和玩笑对待”和以“不反抗的清醒和一种不认同的接受”为主要特点的犬儒主义文化开始在中国像空气一样弥漫起来。万马齐喑成为文革中、后期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也就是题中应有之意。文革这荒谬的十年早已结束。可是文化是有惯性的。犬儒主义这一文化现象中的某些元素何尝不氤氲在当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