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仁寿县提出“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的新思路,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模式,通过统筹规划、国企介入、整合资金、基地建设、合资经营、注重品牌、利益联结等措施,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丘陵大县落地见效,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有力推动该县由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转变。
统一规划打造基地
推动现代农业产业进程
仁寿县认准农业发展趋势,对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进行总体谋划,引入县属国有企业打造平台,整合涉农资金形成合力,高标准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
坚持“统筹规划、先行试点”原则,统筹编制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以县域东部、南部为重点,按照现代农业“六化”标准,形成“一带两园多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布局,打造50万亩高质、高产、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园。结合仁寿优势产业,规划建设柑橘产业园、枇杷产业园、梨产业园和青花椒产业园,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先期在富加镇、农旺镇、石咀乡等乡镇试点,打造3万亩高标准引领示范样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后,逐步向全县推开。
根据产业布局规划,通过集中连片进行土地整理、土壤改良等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措施打造高标准农田,仁寿县将“馒头荒山”变“金山银山”。目前,已在富加镇产业大道旁完成土地整理调形、土壤培肥1000余亩。根据业主发展需求,在打造高标准农田时同步规划建设管理用房、养殖场圈舍、粪便处理等附属设施,为业主提供“拎包入驻”式的一条龙服务。高标准打造配套设施,重点做好冷链物流、技术研发中心、检验检测中心、推广培训中心、农耕文化展示馆、有机肥厂等建设。
强化农业品牌建设
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
围绕品质农业建设目标,仁寿县大力实施生态农业建设、高技术运用、品牌推广等行动,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树立特色区域品牌。
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推行“高效种植业——生态养殖业——沼气工程——有机肥料”种养循环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种养业。建立枇杷研究中心,推进文宫区域枇杷改良提质增效工程。制定柑橘、枇杷、梨等优势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管理。推进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标准化建设,对接曙光集团农产品检测、销售、质量追溯系统平台项目,搭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追溯体系。
采用现代农业技术。采用“教授+技术干部+土专家、田秀才”三重技术指导模式,聘请知名教授和邀请本地农业技术带头人作为技术顾问,抽调农业、畜牧、林业、水务、农机、旅游等单位专业技术骨干,并对外招聘专业技术人才,组建专业技术服务团队,为工商资本提供技术支撑。引进以色列滴灌技术,实现水肥药一体化灌溉,提高节水增产效果。组建机械化作业团队,在机耕、锄草、施肥、运输等环节全面实现机械化作业服务。引进现代化信息监测控制系统,全天候监测土壤肥力、湿度、气象、灾害预警等信息,实现浇水、施肥等手机端远程半自动操控和电脑全自动控制。
强化产品品牌推广。按照“东坡味道+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战略要求,加快整合全县枇杷、芝麻糕、柑橘等特色产品,统一使用东坡味道品牌。重点打造“东坡味道”文宫枇杷、“东坡味道”张三芝麻糕、“东坡味道”仁寿青见、“东坡味道”曹家梨等有影响力、有带动性的本土特色品牌。依托京东仁寿特产馆、京东仁寿生鲜馆、东坡味道仁寿特产体验中心等网络平台展示销售仁寿特色农产品。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共享现代农业发展红利
服务农民脱贫奔康,仁寿县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完善各环节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现代农业发展红利全民共享。
壮大集体经济。实施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把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以股份形式量化到集体组织成员,保障成员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收益权利。实施集体资产投资,通过将村集体闲置资产、土地、山坪塘、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和土地集中流转整理增量部分作为村集体资产入股,享受投资分红收益。实施“拨改投”,将财政投入资金作为乡镇土地流转服务公司、村土地流转服务站、所涉农户三方股东的股金,三方股权比重为1:6:3。业主和三方股东按应占比例,随机抽取相应面积农作物作为当年红利,实现农户、村集体、公司、业主多方获益。
强化风险防控。对初投资业主收取一定数额的风险保障金和土地复垦保证金,作为风险处置专项基金。对业主因故退租的大宗土地,推进再流转,确保群众土地流转“零风险”。增加特色农业保险险种,提高保险额度,继续开展水稻、玉米等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枇杷、柑橘等优势特色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鼓励创业带动增收。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励村集体领办或群众自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土地作为资产入股合伙经营,实现“农民进城务工,合作社替农民打工”。创办投资合作社,在仁寿县铧锐土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项目区内,鼓励“失地百姓”抱团成立合作社,由合作社自主租赁经营,并选出合作社代理人参与管理,享受第二次投资分配。创办劳务服务团队,按照“政府引导,双向选择”原则,引导“失地农民”自由组建劳务服务团队,以专业团队形式为工商资本提供锄草、施肥、摘果等劳务服务,采用长期承包、短期计功等多种结算方式灵活支付劳务工资。
助推脱贫攻坚。鼓励开展“公司+贫困户”创新使用扶贫小额信贷,建档立卡贫困户使用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投资铧锐公司专项用于农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农户按照5%享受固定分红,贷款利息由财政贴息。调优利益分配机制,凡是贫困户参加合作社或集体投资入股分红的,在同等条件下比普通农户多获得50%的分红收益。鼓励工商资本使用项目区农民作为劳动力,并优先使用贫困户。
张敏红 郑建良 眉山日报 记者 郭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