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综合症”是一种传染病 每到假期结束的时候,有少数人员上班后的“生物钟”还停留在节日状态,患上了“节后综合症”,如,上班迟到、下班早退,工作散漫、干事应付等等,“收假不收心,身到心未到”,上班迟到早退;有的到单位上签个名、点个卯、转个圈就走人,办公室唱起“空城计”,等等。凡此种种,表面看来似乎是人之常情,但是在上班时间“还在过节”,就是一种“作风病”。首先,这是思想作风的“麻痹症”。照理说,假期结束后应按时到岗,以一种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工作,这是基本的工作态度要求。当思想“还在过节”,就会不自觉放松了行为要求,产生了麻痹大意的情况,从而面对节后可能出现的服务需求高峰期,也心不在焉、呆若木鸡甚至懒散拖沓,对前来办事者爱理不理;其次,这是纪律涣散的“慢性病”。到了上班时间仍不在状态,表面是态度问题,背后则说明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履职意识,不把纪律当作一回事。这种“作风病”并非一天两天形成的,“节后综合症”只是一个“挡箭牌”而已;再次,这是漠视群众的“传染病”。当一个呵欠打起时,办事窗口就呵欠连片,当三五成群侃侃而谈旅游奇闻、舌尖美食等假期话题时,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就大打折扣,对群众的集体漠视也自觉不自觉地形成,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更是在流失甚至透支。(沈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