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有序的道路、卫生便利的市场,随处可见的文明墙,文化广场中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的身姿……美丽新泸州,让人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 “创文”带来“高颜值” 说起江阳区灏景雅筑小区外的人行道,住在附近的市民没少被“坑”过。这段路上原来采用的是瓷砖,一到下雨天,湿滑的路面让部分市民在此摔过跤,加上车辆乱停放,凹凸不平的路面让行人走得很不顺畅。 随着“创文”工作的深入,泸州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也在进一步完善。泸州市政工程处将灏景雅筑外停车位的道路材料改为透水混泥土,既解决了防滑,又让道路不至于被停放的车辆压坏。此外,还将人行道改为花岗岩材质,市民再也不用担心出行滑倒。 而这仅是泸州市政道路改造的一小部分,据介绍,泸州“白加黑”工程,共计改造127条道路,改造沥青路面约120万平米。 “现在的人行道更好走了,下雨天也不用担心滑倒,更没有像以前一样踩到破碎的砖会溅一身水的情况,车行道也更平坦,这都要感谢‘创文’工作带来的变化。”市民张烨说。 “创文”带来“更方便” 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或人行天桥,但在以前,还是有人选择横穿马路,且以老年人居多。“这些老人横穿马路也是迫于无奈,腿脚不方便,那么高的楼梯走起确实为难。”市民刘女士说。 从2016年5月,泸州市政工程处桥梁维护科开始为江阳区天益广场处的人行天桥安装3部电梯,供行人使用。同年10月电梯正式运行,解决了老年人上下楼梯不方便的情况。刚从超市买完菜的刘维芳正在天桥下等电梯,她告诉记者,她的膝盖曾做过手术,上下楼梯不太方便。“自从这个电梯修好了就方便多了,人人都愿意遵守交通规则。” 桥梁维护科科长邹健告诉记者,下一步,桥梁维护科将对泸州市所有人行天桥进行调查汇总,对于条件许可的人行天桥安装上电梯,方便市民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