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439|评论: 0

[德昌新闻] 绿打底,花为媒,农特产品增收——记德昌县王所镇响地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5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绿打底,花为媒,农特产品增收——记德昌县王所镇响地村



已脱贫的响地村找到了奔康路
  8月31日,县政协主席邱金华带领副主席王顺宏、陈明雄、廖光荣、陈伶俐及联系部门、镇、村社干部共50多人,在王所镇响地村村级活动室召开“臭皮匠”座谈会,借用古人“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经验,为响地村脱贫后,找到了一条全面奔康的路径。
  绿色是响地村发展的基石。响地村的未来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现有的超过85%的森林覆盖率,放大已有的从县城10多分钟走水泥路到村、体验独特的德昌彝族歌舞、饮食等文化优势,向外界推介响地村四季能观赏到绿色景观、呼吸到绿色空气、吃到绿色食品、购买到绿色农产品等,提升响地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旅游。
  观念是响地村发展的前提。要通过组织村社干部、村民代表到乡村旅游发展好的德州镇大坪村8社、西昌市安哈镇等地参观学习,树立全村共发展旅游的意识,形成全村共发展旅游的合力,实现全村共致富奔康的目标。
  万寿菊是响地村发展的买点。响地村今年的500多亩万寿菊吸引了近千人前来观赏,但来客只看热闹,没有产生实质性的经济效益。要以村为主体,在联系部门的支持下,明年全村要集中连片种好1000亩万寿菊,组成旅游观光服务队,加宽错车道,增多停车位,规划好旅游线路,修好全景观光台,选好拍摄点,建成接待中心,完善村规民约等,解决游客吃、住、行、娱、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服务好客人“最后一公里”。
  实现农特产品向旅游商品的转变是响地村快速奔康的关键。要把响地村优质的林子鸡、跑山猪、山地羊、青草黄牛、高山土豆、老品种核桃、新水果蓝莓等,以美食加工、采摘体验、商品销售等方式,逐步形成以观万寿菊、采四季果、品彝家味、购绿色特产为基本特色的响地康养旅游,增加村民收入,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

2017090416035824145.JPG
2017090416034169073.JPG
2017090416041823834.JPG
2017090416043426808.JPG
2017090416045681767.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