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广元9月7日讯(黄琦)青川县茶坝属相对偏远乡镇,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基础落后,更迫切需要用文化的“传承、服务、推介”功能,架起一条看不见的高速路,让我们能够与群众走得更近,与山外联系的更紧密。
去年以来,全乡建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乡文化惠民领导小组,明确了一名副乡长分管文化惠民工作,设立了群团文化宣传办公室。先后建立了微茶坝、茶坝人等微信、微博,开展主题文化活动10余次,成立了群众性的文化队伍200余人,与7家文化、媒体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6年以来,在脱贫摘帽村月明、太平两村,共新建文化室300平米、新建文化广场7处2800平米,添置文化设施设备20余万元,开展文化活动10余次。
用“文化活动”传承传统。
去年,正当我们热火朝天实施着脱贫攻坚基础项目时,一位文化战线的老领导指着贫困户的火柴盒式厕所,生气地说:“这哪是新建,这是破坏!”传统村落、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的缺失成为我们惨痛的教训。为此,我们开始注重既保护传统村落的风貌,又加大文化阵地的建设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去年双河村开展的薅草锣鼓活动仅发动就有200余名村民踊跃参与,月明村开展了上百幅作品的诗词书法比赛,全乡新年举行的第二届狮王争霸赛和“婆媳同心、步调一致”等趣味活动聚集了3000名群众参加观看,把场镇挤得水泄不通。就这样,月明村里有人办书法展结婚,平溪村里有人骑马抬轿接新娘,双河村办起了“村晚”,微信群里的茶坝人唱山歌拜年。全乡打架斗殴的事少了,孝老爱亲的人多了,文化的氛围浓了,传统民俗和传统美德更加鲜活了。
用“文化故事”服务群众。
兴龙村尿毒症青年在家里建简陋的无菌室自己换血换药,我们编成了倡议书、求助信,筹集社会资金5万余元、广元驻蓉流动党委捐款9万余元,帮助他顺利完成手术,目前已完全康复成为一名教师;新石村贫困妇女向体会独自照顾重病的哥哥、年迈的母亲,被称为“四好女人”,被评为市、县道德模范人物,一家人获得了捐赠和医治,坚定了她脱贫的信心;新石村石梁河社远离主公路,村民们一年四季都要脱鞋过河,我们根据真实情况编写了《无桥病重老人之憾》,入选腾讯公益10大项目,获得7万元赞助,终于修通了桥梁。虚功能够实做,文化人和媒体人帮助了个体、改变了贫困,干群的向心力、凝聚力更强了。
用“文化作品”推介宣传。
去年以来,我们积极筹备文化“四个一”,用小成本搞好大宣传。先后推出了一本书,《青川文学.茶坝专刊》;一首歌,为芥菜花而做的《花开为你》;一次旅游推介邀请会,围绕马鞍山开展的诗歌音乐会;还有正在制作的一部宣传片《寻美茶坝》。通过文化作品我们推出了全媒体的系列宣传主题,积极宣传全乡的社会事业,招引产业和旅游企业。
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媒体和人群正通过看得见的高速和看不见的高速走进茶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