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千里走兰渝”行进式大型采访活动走进阆中,通过七种文字向海内外各条专线、各类媒体报道
千里一线牵 客从兰渝来
在兰渝铁路全线通车进入倒计时之际,9月12日,新华社“千里走兰渝”行进式大型采访活动走进阆中,来自新华社四川分社、重庆分社、甘肃分社的30余名记者,聚焦古城旅游、古城美食、红色文化、兰渝铁路建设、历史名人、脱贫攻坚等六条主线进行实地采访。新华社四川分社党组书记、社长惠小勇,南充市委宣传部、阆中市委有关负责人参加了采访前的座谈会。
全方位报道 30名记者深入阆中城乡
承载着沿线千万人民百年梦想与期盼的兰渝铁路,是“渝新欧”国际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渝黔铁路、贵广铁路相连接,构成兰州至广州的南北快速铁路大动脉,是西部地区连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也是连接我国西北与西南的最便捷铁路通道,为重庆、四川、甘肃等西部省市区域经济发展、内陆开放建设带来历史性机遇。该铁路于2008年9月开工建设,全线预计2017年10月底开通,历时9年建设。2015年12月26日,兰渝铁路(川渝段)通车后,阆中正式告别‘无铁路’时代。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善,古城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座谈会上,参会记者观看了阆中形象宣传片。阆中市委常委任玉祥介绍了阆中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对新华社记者的采访表示欢迎。阆中相关部门围绕记者采访的话题进行了重点介绍。
新华社四川分社社长惠小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新华社非常重视这次报道,这次动用了四川、甘肃、重庆三个分社的文字、摄影、电视、全媒体记者30余人开展区域协作调研。其视频和文稿将通过七种文字向海内外各条专线、各类媒体报道。惠小勇说,阆中是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人文底蕴非常深厚,红色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脱贫攻坚也取得很大成绩,都成为新华社“千里走兰渝”的报道重点。参加调研采访的记者还会进一步挖掘阆中旅游资源,包括沿线的美食美景,新华社新媒体还将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向海内外的受众展示宣传。
根据安排,30名记者分成4个采访组深入阆中城乡进行全方位采访。充分展示阆中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魅力,反映兰渝铁路建成通车后给阆中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