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70岁以上每月领取500元,终于有人为农民说话了!
春天里的小草草 1
1楼2016-8-12
操作
近日,一个提案火了,因为它说到了农民朋友的心坎里。这个提案就是《关于给70岁以上农村老人每月发500元的提案》,以下是提案全文。
中国是讲究孝道的国家。但是在中国,农村老人过的很苦!因为他们丧失了劳动能力,又没有退休金,需要靠儿女赡养。碰到明白事理的儿女还好说,碰到不明白事理的,以为老人是自已的累赘,把老人视为乞食者,受到子女的嫌弃,天天给老人冷脸看,虐待老人的事件时有发生,老人活得极没尊严。
也有许多7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打工维持生活,非常可怜!
有的人或许会说,农民可以靠土地养老,先不要说70岁的老人还有没有劳动能力,即使有,一亩地的净收入除了化肥农药种子和耕种、浇水、收获等开支,只有几百块钱,只能解决吃饭的问题。
没有养老金,中国许多农村老人劳作了一辈子成为地位最低,生活最悲惨的人。
为什么城市老人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城市的老人都有退休养老金。老人花钱有限,还经常把自已的养老金节省下来补贴年轻人,很多城市的年轻人大多都有不错的收入,生活条件也较好,老人与子女的关系自然融洽,老人也能安享晚年。
农村老人没有退休养老金,是体制的原因造成的。过去没有养老保险一说,但这些老人年轻时劳作了几十年,为国家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应是做出过贡献的。
同时代的城市老人年轻时在国家创办的企业里劳动,生产出工业品,销售后获得利润按月领工资养家糊口,退休后可以领取退休工资;同时代的农村老人在国家的农田里劳动,生产出农产品,销售后获得收益养家糊口。这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本质上都是通过劳动为国家创造财富。城市老人60岁退休了可以领取退休金,农民没有退休一说,干到70岁80岁也没退休金,实属不公。
近几年,我国开始重视农村的养老问题,对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每人每月发60元,超过80岁的,每月发80元。这是一个非常得民心的好事。但是,由于金额太低,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很多农村老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下。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2016年开始,我国开始了脱贫攻坚,脱贫要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先脱贫,这应是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测算,全国农村70岁以上人口大约为3500万人。如果每位老人每月发500元,每年需发6000元,每年共需资金2100亿元。目前,我国对农村70岁以上人口按每月60元每年72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每年投资约为252亿元,实行每月补助500元政策每年需新增投资1848亿元。
2015年,我国社保基金收入44660.34亿元(其中,保险费收入32518.48亿元,财政补贴收入10198.15亿元)。全国社保基金支出39356.68亿元,当年收支结余5303.66亿元,年末滚存结余57002.33亿元。国家财政每年补贴的一万多亿社保基金,有5300多亿是趴在帐面上,如果用来支付农村老人养老,资金是不成问题的。
实行按每月500元的养老金政策,将是取消农业税后的又一德政,极大地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拉动消费内需。同时,可以极大地提高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社保基金收入可以大幅增加,大大缓解由增发农村老人养老金带来的资金压力! (补充说明:为何建议从70岁而不是65岁开始,一是65岁到70岁之间人口数量太大,大约1800万人,如果从65岁开始,突然增加的养老金规模过于庞大,不具备实施的可行性。二是我国即将开始实行延迟退休至65岁的政策,农民的身体相对比较健壮,65岁到70岁之间绝大多数农民还能继续劳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