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在一个越来越强调审美的时代,有人发出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小学教材这么丑?一些小学课本和80年代相比,除了印刷和纸张有进步之外,整体外观变化并不大,那些儿童还是穿着田园风格的衣服。认真看课本里的插画,现在的课本甚至比80年代的还要丑。
在我们的印象里,课本主要负责传授知识,并不负责貌美如花。大家都在讨论哪篇课文该删除,哪篇课文不该删除,很少有人讨论课本插画美不美,课本封面设计好不好看。这也很正常,就像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普通人自然不讲究穿衣服,课外读物主要是小人书的年代,课本丑一点也没关系,反正孩子们也没看过什么精美绘本。
但是,这并不意味课本丑一点没关系,让孩子从小习惯丑,就会失去对美的欣赏能力。只不过,以前我们顾及不到这些,课本的丑也并不突出,但现在,不得不说,课本已经成了孩子们书架上最丑的书,没有之一。因为,要是还有青少年读物比课本还丑,那就不可能卖得出去;但课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所以也没有动力设计得更美。
相比课文内容编排上的仁者见仁,设计与插画这些东西,美不美是一目了然的。对于课本来说,设计美、插画美同样是高质量的必备特征;反过来,看上去那么丑的课本,其实意味着质量并不高。不愿意花更多的钱请最好的插画师,来给孩子们设计最美的教材,又是否愿意花更多的钱,来给孩子们编排最好的内容,难道不也是存疑的吗?
地震的时候,我们都说要让学校成为最安全的地方;小学教材担负着全中国下一代人的启蒙教育重任,就算不能说是所有书籍里面最重要的,但一定是所有书籍里最应该被认真对待的。难道不应该做成最好的,同时也是最美的吗?市面上的青少年书籍,可以有那么精美的插画那么优美的设计,为什么小学课本却一直延续着丑丑的风格?
小学教材之丑,倒是符合经济学规律的。一个东西如果不用参与市场竞争,就能确保销量,商家想的就不会是如何提高质量,而是如何降低成本。因为销量是既定的,成本越低,自然利润越大。既然不管课本多丑,所有学校都必须使用,出版社为什么还要花钱去请插画师呢?人家把东西弄得更好,是为了卖得更好,课本弄得再好,销量也还是不变,何须多此一举?
这个意义上说,小学课本之丑,折射的其实是教材垄断的弊端。就像学校的房子应该是质量最高的、最安全的建筑,学生的课本同样应该是质量最好插画最美的。让小学课本漂亮起来,一方面期待着教材垄断格局被打破,另一方面,因为小学课本主要是政府买单,也希望买单人能够肩负起监督责任,督促出版社让小学课本与时俱进越来越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