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泸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志愿者成为了重要力量。在路口、公交车站等地,你总能看到他们戴着红袖标、穿着小马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市民变得更加文明。而这其中,还有不少在泸州生活的外地朋友,看到他们加入,不少泸州市民都说:“外地朋友都能为泸州做到这个地步,作为泸州人,怎么能不文明呢?
http://upload.lzep.cn/2017/0925/1506301101774.jpg
初三学生给张鑫送水,称志愿者辛苦了, 想请她休息一下、喝点水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张鑫:
“当志愿者这几天看到感人的情景很多”
张鑫是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主要是在佳乐世纪城公交车站举牌引导乘客排队上下车、劝导不文明行为。
9月23日这天上午10时,记者刚好在她值班的公交车站看到这一幕:一位刚从180路下车的女士牵着一个孩子,说她找不到自己另外一个孩子了,十分着急。张鑫一边安慰这位妈妈,一边帮着到附近找孩子,同时把情况反映给值班老师泰洪。泰洪根据走失小女孩年龄、衣着、样貌等编发短信到微信志愿者小组中,让其他志愿者帮忙寻找。几分钟后,对面公交车站的志愿者表示找到泰洪形容的7岁小女孩,张鑫带着那位女士跑到小女孩身边,一看果然是他们正在寻找的小孩。该女士十分感谢张鑫和其他志愿者,说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实在看不过来,给他们添麻烦了,张鑫和泰洪直摆手说,帮助乘客本来就是他们应该做的事。当110赶到时,张鑫他们已经将这位女士和孩子送上了车。
回到佳乐世纪城公交车站,张鑫继续举着牌子,引导乘客排队上下车、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这时,来自通滩初级中学校初三的学生吴利和林诗雨,逛街时顺便到附近超市买来几瓶矿泉水,专门赶来送给张鑫和其他志愿者,称他们辛苦了,想请他们休息一下、喝点水。
“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发生。”张鑫告诉记者,在她创文值勤这段时间,遇到了很多让她感动的事:每天都有两三个热心市民买水请他们喝;看到我们扶老年人上下车,大家都会过来搭把手;随时都能看到主动让座的市民……“刚来的时候,乱穿马路的多,经过我们的努力,现在这些不文明现象越来越少,而且每个人都很配合,从来没有为难过我,对我很好。”张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