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妈妈没说错,他大概上只有三四年的时间用来相亲。等过了25岁,他的价值就会急剧缩水。农村人没法理解一个有出息的男孩,到了25岁为啥还没结婚。在这四年的窗口期里,他必须尽快开一家自己的店,成为老板,练好口才,才能在婚育市场有个更好的排序。
对更习惯埋头修车的他说,这很可能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他的母亲日夜煎熬,也是对儿子的前途并不是足够确信。要是再拖几年,他们就只能跟“可不像样”的穷女孩家做亲,或者找一个离异或丧偶的二婚女人。
那位刚届中年的母亲,就一直被想象中的儿子的悲惨结局折磨。“老弟,你在郑州看有合适的好女,给俺家介绍介绍。说成了,一万块辛苦费直接拍给你!”她到处这样许愿。我相信,只要婚恋平台管用,她肯定会去给儿子充一个VIP。
根据我的观察,农村90后男孩娶妻,比80后难,95后的又比90后的难更多。究其原因,在于河南农村抓计生最严的,就是1990年代。我老家的每个村庄里,都实行“五户联结”,一户“超生”,五户都要被罚。强制流产和结扎成为常态之后,生育的男女会出去“躲计划生育”,留守家里的老人就要被株连。
我读书的初中,旁边就是镇计生办。有一大间空房的窗户临街,我们时常可以看到里面被关着几个老头老太。据说,他们要么交罚款,要么把出去躲的人喊回来,才能被释放。
生女孩成了绝对不划算的买卖,不但消耗生存资源,更会抢占生育指标。不敢算,那些年农村究竟少生了多少女孩,但在十几二十年后,体现在相亲市场里,那就是男多女少,争抢惨烈。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有5个省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30:100,最高的海南省是136.64:100。按照这个比例,到2020年,中国婚龄男性比女性多出3千万到4千万。
考虑到城市人口生育大多数排除了性别选择,农村的男女性别比将更高。雪上加霜的是,别说那些考上大学的农村女孩,即使同时外出打工,农村女孩也有不少机会跟阶层更高的对象结婚,而男孩想娶到学历和收入超过自己的女人,势比登天。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有剩男无剩女”的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