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56|评论: 6

[相如·茶馆] 2017年9月28日,论坛发表过的文章又刊登上了覆盖全国各大城市的新周报总第549期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7-9-28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87210257477904723_副本.jpg


288891938461970102_副本.jpg



233479293743708729_副本.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9-28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听收音机的日子

                         邓四平/文

  岁月如歌,那些听收音机的日子是歌中最美妙的音符,在我记忆的海洋里荡漾,泛起无数美好的回忆。
  小时候,我家在裁缝铺里工作的父亲,省吃俭用买回了一台“兰陵”牌老式收音机。记忆中,那时候父母常常是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我们全家大小便津津有味地围坐在家中一张古旧的八仙桌前一边吃饭,一边如痴如醉地收听那收音机里播送的节目。那收音机里仿佛有戏班子一般,唱歌,跳舞,讲评书,说相声,摆故事……让人觉得简直是不可思议地神奇。
  那时候的收音机里节目不多,在固定的时段才可以收听到几个电台播送的节目。记忆里,中央广播电台播送的节目效果最好,也仿佛时间最早,每天早上天刚麻麻亮,首先起床的父亲便会先打开收音机,里面便在播送节目预告了,接着就是播送歌曲《歌唱祖国》,在那雄壮而激动人心的优美旋律里,我们兄妹四人便赶快起床,煮饭的煮饭,扫地的扫地,读书的读书,各忙各的事情去了。那收音机的序曲,就像一只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我们每一天开始崭新的生活。
  农村的时光,一旦夕阳落坡,天就黑得很快。乡村的夜晚几乎没有什么消遣和娱乐活动。因为我们家有收音机,公社附近村里的乡亲们也都喜欢跑到我们家来听收音机。所以每天天刚擦黑,父亲早早地就把收音机搬到堂屋正中的八仙桌上搁好,然后就吩咐我们兄妹四人在桌前一排一排地搭好长木板凳,附近村里的乡亲们便陆陆续续地赶到我们家的裁缝铺子里来了,每天晚上我们家一个偌大的堂屋居然被乡亲们像嫁女坐歌堂似的挤得个满满当当的,水泄不通,热闹无比。
  只要一拧开收音机,整个堂屋里顿时鸦雀无声。只听见收音机里刘兰芳一声大喝:《杨家将》开始了,杨门虎将浴血边塞,穆桂英亲自挂帅……情节跌岩起伏,讲解评书人的声音也时高时低,大伙儿的面部表情也随之或紧张或舒展,人人都听得如痴如醉。还有那单田芳的评书,略带沙哑的嗓音,加上极富个性的演说,让故事更加生动,形象逼真。诸如《大明英烈》、《隋唐演义》、《童林传》等等,听起来也是特别地传神,大伙儿往往沉醉在故事情节之中,居然有不小心听到情节高潮处入了神滚下板凳来的,叫人忍俊不禁。最让人遗憾的就那收音机里播送的评书总是在充满悬念的地方突然嘎然而止,让人人都失望不已,恨恨不已,骂骂咧咧不已,同时又牵肠挂肚地盼望不已,喜爱不已。
  那时候,我们也喜欢收听一些港台流行歌曲。这些歌曲让我们吃惊地知道,除了《学习雷锋好榜样》、《打靶归来》、《社会主义好》这些革命歌曲外,还有一些软绵绵温柔得让人心起涟漪的流行歌曲。那时,我们兄妹四人常常分工负责,害怕父母发现,便一人在门边望风,一人听歌,一人费力地在软面抄上抄写记下歌词。从收音机里记下的歌词,都被我们工整地抄在软面抄歌本里,抄得最多的是邓丽君的歌,她成了我们最崇拜的歌星和青春偶像。她柔美婉转的歌声,宛如荒漠中的清泉,滋润着我们苍白的精神世界。只记得《橄榄树》就是那时学会的:“不要问我从哪儿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为什么流浪,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流浪,流浪……”至今我仍认为那就是最美最美的歌曲。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时光一晃,很多年过去,后来师范毕业,参加了工作,分配在家乡一所偏僻的中学教书,听收音机仍旧是我最大的业余爱好。在寂寞而忧伤的乡村夜晚,点上一支烟,泡上一杯茶,对着深邃的夜空遥遥地凝望,让心情在夜空里游荡,耳畔是轻轻的忧伤音乐,这音乐恰如其分地诉说着我的心情。就像一把犀利的薄薄的剑,在心头轻轻一划而过,来不及感到疼痛,只感到涓涓溪流浸润而来。风在不知道的方向微微地震颤,敲打着记忆,摩挲着灵魂,拂面而来。沐浴在多情而温馨的音乐里,我只觉得自己沉醉在一片美丽的光明里,伴着光明,静静而行!   80年代初期,乡镇上便陆陆续续就有了黑白电视、彩色电视、有线电视、VCD以及DVD了,强大的视听冲击波竟使得收音机的听众急剧下降了。如今,那往昔曾经红极一时的收音机竟被整合在MP3和手机之中,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视听快餐了。科技的飞速发展,时代的巨大进步,让我们不得不惊叹改革开放短短几十年时间给人们的生活竟带来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巨变。
     那些听收音机的日子,已经渐渐远去,它伴随我长大,陪伴着我们度过了那些贫穷而难忘的沧桑岁月,每每想到这里,我们便深深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给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怀念那些听收音机的日子,心中惟有深深地珍惜和无比温馨的记忆……

作者通讯地址:(637800)四川省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景区管理局      邓四平   联系电话:15908275137
                 电子邮箱:450819207@qq.com

作者简介:


     邓四平,男,四川省蓬安县人,生于1974年5月,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邓小平故居陈列馆荣誉馆员。现供职于四川省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景区管理局。从1989年至今已在《中国教师报》、《中国旅游报》、《青年作家》、《四川日报》等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0多篇,新闻稿件数千篇,共计400余万字,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文学奖。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9-28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资料/新周报 编辑
新周报
新周报 图册
主办单位:知音传媒集团
编辑出版:新周报编辑部
国内统一刊号:CN42-0071
邮发代号:37-18
出刊日期:周2
出版周期:周一报
发行方式:邮局发行

新周报

     《新周报》的出现,一则填补市场的空缺,二则通过全新打造理念的周报,为市场与读者解决了一个后《南方周末》时期的替代产品。不是克隆南方周末,而是要在版块设置、办报理念、人才汇流、市场占有方面都超过它,巧妙取代其中国周报市场一哥的地位。也许短时间内在影响力、以行与广告上尚不能与之抗衡,但我们的起点是高的!目标是远的!步子是踏实有序的!三则一网打尽周报与深度报道的高端人才,团队的组合是人才的鼎盛阵容。
     现代报业除了资本外,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高端人才资源,因为当资本投入后,报业的成长,最后对整张报纸的资产评估,往往无形资产要超过有形资产,而团队骨干即可视为这无形资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纽约时报》曾经作过这样的一个评估,他们认为,如果《纽经时报》中高层和业务骨干20-30余人突然辞职或假设损失,那么, 《纽约时报》的无形资产损失将接近百分之几十。因为他们是报纸无形资产的日常操作者和体现者,市场与读者的认同才会为报社带来发行广告的滚滚财源与品牌效应。
      《新周报》秉持的是中国国情下的报人情怀。办报,既是在浇筑理想和信念,同时也是在经营商品,一种特殊的精神消费层面的商品。《新周报》定位于中国报业未来市场份额最大、最具公信力的全国性综合类新闻周报,我们提出“做中国第一的新闻周报”,整合当今中国报业最具领先地位的团队资源和运营经验,用500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资本投入,在两到三年内实现传媒资本的全面赢利。
读者定位/新周报 编辑
     《新周报》的读者是那些在中国教育程度高的,有着很高的志向,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有着成熟的心态的社会主流人士。

      他们是有话语权、决策权和消费力的社会阶层,即“有知识、有财富、有权力、有未来”的“四有“社会阶层。

      他们关心社会发展,追求事业成功,注重生活质量。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种社会新生力量,是一种成长的力量,也是一种稳定的力量。

强势覆盖全国
新周报
新周报 图册
      10月26日,《新周报》创刊号首印36万份,迅速覆盖全国各大城市。《新周报》力争3年内成为国内发行量最大的综合类新闻周报。

      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广州深圳香港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将是《新周报》发行的核心地区。《新周报》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沈阳等设印点。在1年之内,《新周报》将强势密集覆盖全国各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
发行区域布局


环渤海地区:核心城市:北京、天津、青岛、济南、太原

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宁波

珠三角地区:核心城市:广州、深圳、香港、福州、海口

西南地区:核心城市:成都、重庆、昆明、南宁、贵阳

西北地区:核心城市: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青海
华中地区:核心城市:武汉、长沙、郑州、合肥、南昌

东北地区:核心城市: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


总体定位/新周报

       《新周报》设常设版面24版。写作风格上,要避免过多的长篇写作,帮助读者“有效阅读”,要求简洁通俗严谨的写作风格,充分借鉴国际领先媒体的报道方式。
写作风格上,要避免过多的长篇写作,帮助读者“有效阅读”,要求简洁通俗严谨的写作风格,充分借鉴国际领先媒体的报道方式。
      《新周报》是3元价位的周报,“服务最广大的民众”,做“一块半报型纸的新闻周刊”。我们的意图很明确,我们要办的是大多数中国读者能买得起的、价廉物美的大众化严肃类深读新闻周报,让读者接受,并迅速进入和占有市场。我们要涵盖高中低档的读者,在我们眼里,没有“无效读者”这一群体概念,每一份发行最终都会为我们带来媒体的实际影响力,它最终通过量变的积累,反映到我们的订户、广告和传媒影响力上来。

     《新周报》设常设版面24版。总体思路是,打破常规,创设求变;所有的常设版面,都必须瞄准大多数读者,并能抓住大多数读者。

      全部24个版,分A、B两叠;社会时政、经济新闻、 国际新闻、 评论、文体副刊五大板块。

A叠 16版:社会时政、经济新闻、国际新闻、评论版块;

B叠8版,文体副刊。

第一叠:社会、时事、经济、国际新闻(12个版)
1头版+时评专栏
2焦点
3时政
4-5调查
6直击
7-8经济
9环球.
10环球.格局
11环球.视野
12短闻 
第二叠:评论版块(4个版)
13评论
14声音
15舆情
16民生
第三叠:文体(8个版)
17体育
18娱乐
19人物
20探索
21文化
22书虫
23钩沉
24人文地理
栏目内容/新周报 编辑
新周报
新周报 图册
时政社会新闻:

解读改革年代的政策出新,制度变迁,关注重大政治风向,聚焦廉政反腐。或者宏大叙事,高屋建瓴,或者细致观察,从微处见大局。重大新闻真相的调查性报道,力求全面、深入,报道恪守公正、客观、平衡。无限迫近真相,透视新闻表层背后的内幕。

经济新闻:

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脉动,跟踪国内外经济焦点经济动态,深度挖掘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追踪财经热点,关注企业成长,探寻产业经济发展,深刻解读经济中国。

国际新闻:

驻外记者的现场直击,国际专家的独到分析,多语种的传神编译。透过时事表象,洞察国际风云变局和大国外交,关注中国和平崛起和外交利益,拓展观察全球的视野与角度。

评 论:

最新时事的精辟意见和观点。新锐、犀利、独到并富有建设性的评说。突出大众视角,重视沟通与互动,强调进步和法治理念;是民意的表达平台,是不同观点的大论坛!

文体副刊:

分新知,文化、体育、娱乐、钩沉、方志等版面;解读文化领域各类现象,读者的精神家园。探求科学新知;解密历史事件;洞察人文地理;关注体育焦点;找寻娱乐本原。
团队组建/新周报 编辑
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

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媒体从业人员达55万人,但其中真正的采编精英不是很多,真正懂得媒体经营管理的综合性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新周报》则聚集了一群来自全国的传媒精英,组成了一个在国内周报市场最具竞争力的管理、采编和经营团队。

《新周报》的管理团队是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传媒经营,对办报有着深远的认识,有相当成熟的政治经验,很强的职业素养、求变欲望何操盘能力。

《新周报》的新闻采编团队是一批在全国主流媒体工作过的职业新闻人,是在中国高端新闻报道领域作出骄人业绩的记者、编辑,具有丰富的采编经验。

《新周报》的经营团队是一些高素质的业界精英。他们在新闻采编、广告经营、报纸发行、何媒体策划方面有出色的成绩,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认识;他们有传媒专业素养和媒体经营管理的素质与技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9-28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6546_副本.jpg

DSC_6547_副本.jpg



DSC_6562_副本.jpg


DSC_6564_副本.jpg


DSC_6569_副本.jpg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9-28 18:18
点赞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6573_副本.jpg
DSC_6579_副本.jpg
DSC_6582_副本.jpg
DSC_6584_副本.jpg
DSC_6589_副本.jpg

发表于 2017-9-29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哥,你又上报了,好久喝一盘庆祝下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