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产业“金钥匙”探索发展“好路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元产业发展综述
园区内机器轰鸣,产销两旺;稻田里谷垛高耸,一派丰收景象;景区内天蓝水清,游人从容……行走在金秋的广元城里城外,处处感受到绿色崛起的脉动。
地处川北要塞的广元,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致力于以产业化构建经济新体系,有力促进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康养旅游等产业的蓬勃兴起。
兴战略:创新驱动促发展
从山间错落的零星旧屋到整洁靓丽的幸福美丽新村,从山区特色新型城镇化到创新创业的“互联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每一个贫困村沐浴着政策之光,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从易地搬迁到产业发展,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从电商扶贫到旅游扶贫,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一直以来,我市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热情,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魄力,站在新高度,坚定不移推进脱贫攻坚。
近年来,广元依托区域内丰富资源,加快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在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和能源化工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集成创新。建 立以广元机电产业园、塔山湾军民融合产业园、剑阁军民融合产业园为重点的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试验区。深化市校合作、厅市会商,推行成果定制等合作模式,强化科技与产业、金融、经济深度融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新机制。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提升广元经开区、利州区创业孵化园创业服务中心等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产出能力。
特别是今年,我市经济形势与全国、全省趋势基本一致,按照省下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双过半”,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新数据:综合实力上台阶
我市经济总量五年跨越3个百亿台阶,年均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实现2700多亿元。
仅2015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5.43亿元,是2010年的1.88倍,年均增长11.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7个和0.7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工业增加值实现244.64亿元、是2010年的2.33倍,年均增长1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40.8亿元、是2010年的2.44倍,年均增长1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96.62亿元、是2010年的1.99倍,年均增长1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实现2700多亿元,是“十 一五”累计的2.07倍。
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23.8:39.0:37.2优化调整为2015年的16.5:47.2:36.3,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提升。“5+2+1”工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个,工业化率达到40.4%。商贸流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亮点纷呈,国际商贸城、万达广场等一批商贸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建成剑门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14个4A级旅游景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初具规模。现代农业园区、幸福美丽新村、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新建现代农业园区47个、面积47.6万亩,建成幸福美丽新村935个,“3+5”百亿农业产业稳步壮大。
抓突破: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过去五年,我市一直坚持工业强市,围绕“抓项目、扩增量、调结构、提质量”工作思路,构建以食品饮料、能源化工、电子机械、建材、金属五大特色支柱产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新型产业体系,推进园区升级、产业做大、企业做强和产品做优,全面提升工业经济主导地位。坚持
“一极多点”发展格局,拓展园区发展新空间,不断优化产业园区空间规划和产业布局,做大国家级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强省级经济开发区,做优重点特色园区。
着力“西扩东进南延北拓”,不断拓展中心城市空间,建成区面积达48.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48万人。三江新区、万源新区、大荣新区等城市新区建设顺利推进,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城镇空间发展格局持续优化,强化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四点对接”,以县区驻地镇为代表的重点城镇迅速发展,培育形成了一批重点特色城镇。
除此之外,我市还围绕农产品持续增产、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种养殖一体、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并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特色农业强市。
从无到有,由小变大,从示范到应用,广元正努力配置产业“金钥匙”,探索发展“好路子”,为我市“十三五”时期提供重要发展基础。
源自 广元日报
记者 曾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