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64|评论: 14

[原创]大水河上飘荡的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6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水河上飘荡的风】


  大水河并非河,所以也就没有大水。常年大多的时候只是一条涓涓的细流,无言向东。但总会有几次暴雨,在一夜之间洪水就填满了往日空荡荡的沟壑。洪水打着漩,咆哮着急匆匆地跑起来,肆虐的脚步毫不留情地损毁一些庄稼。河水就这样发疯几日,然后又逐渐归于平静,恢复往日村姑般俊秀的模样。岸上的村庄也象河流一样平静,黝黑的瓦片在绿竹的掩映下,显得格外的古老而庄重。河对岸三里外就是那个跟村庄一样古老的小镇。村庄的人们为了到小镇更为便捷,就在河沟的最窄处筑了一条堤坝,再在堤坝上修建了一座青石板的平桥。于是,涓涓的细流被暂时拦截,成就了一方清亮亮的池塘,映照着过往的岁月以及天上的风云变幻。时有一群白鹤远道而来,落在河水清浅出觅食。如果遇上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你会以为误撞进了梦里的江南。如诗如画的风景让你赏心悦目,即使你有着满怀的忧怨,也会在这里一瞬间把那些忧怨付之清风。
  岸上村庄里的人家基本姓周,只有那么一两家是外姓。肖二娃就是两家外姓中的一家。肖二娃已经五十好几了,但人们习惯叫他肖二娃。他也乐意别人这样叫。即使三五岁的细娃这样叫,他也乐呵呵地答应,那额头眼角的皱纹里溢满了笑意。与他这样的人相处,你总能被他朴实的笑所感染,和他打过堆的人都这样说。
  但笑意盈盈的肖二娃眼底下却遇上了让他焦心的事。
  肖二娃无疑是大水河村最贫穷的一家。先看的的住房,矮小,破旧。从祖上传下来,少说也有百余年。所以也象百岁老人一样,颤巍巍的站在那里摇摇欲坠。肖二娃没钱修葺。如果有钱修,他那个还算有几分人才的老婆在儿子肖林还小的时候也不会跟人跑了。太穷啊!直到现在,儿子都快二十八了,他也不恨那个跑了的老婆。他跟人说,人毕竟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自己给不了她好的生活,就让她走吧。跟别人过得好一点,也算是把跟自己过的苦日子来一些弥补。但儿子肖林就不同了。一提到儿子,肖二娃就觉得心中的焦虑蓦地升了起来。
  村里跟儿子肖林一般大的男子,都早结婚生子了。儿子肖林太让肖二娃揪心了,直到现在,连一个进门说媒的也没有。肖二娃平时也央求过那些媒婆,说适当的给他们肖林找一个。每一个媒人当时在肖二娃面前也是唯唯诺诺,私下里却对人讲,太难了!谁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到他家呢?
  肖二娃觉得亏欠儿子肖林的太多。肖林很小就没有了妈妈,让缺少母爱的肖林看上去沉默寡言。这是其一。其二是儿子违背自己的意愿很早就没有读书的事。儿子肖林读书成绩一向很好,几乎门门功课都考第一。然而就在肖林初中毕业准备高考的时候,肖二娃病了。病得站立不稳,两个月后才能下地走路。也就在肖二娃病了的一个星期后,肖林就不读书了。他觉得他长大了,有责任帮助父亲。任凭肖二娃软硬兼施,他就是不去。父亲太不容易了,虽然他心底里还是想读书。他想,多少事情能够从意愿出发,自己说了算呢?读书绝对不是唯一的出路。苍茫大地,有多少人不是日出而作,日没而息,躬身在大地里刨食,辛劳一生地活着。也许平淡不是每个人想要的,但窄小的塔尖能共几人辉煌?肖林不读书了。他象每个农人一样,挽起裤管衣袖,下田上坡,把每一件农事做得像模像样。可对于人多地少的农村,辛苦并不等于有相等的回报。肖二娃两父子忙日忙夜,也就是比以往的日子过得宽松些罢了。
  春天来了,温暖的风唤醒沉睡的花儿。红的,白的,似乎在一夜之间齐齐登场,把春天热闹了个够。肖二娃坐在竹林下的石墩上,望着那些恣意开放的花儿,烦心事又上来了。肖林老大不小了,婚姻的事怎么就没有个动静呢?说实在的,儿子要身材有身材,要模样有模样,怎么就没有人相中呢?不行,得给儿子说道说道去。
  毕竟是父子,老子的心事儿子怎么会不懂呢?几句言语后,肖林决定,趁着现在的大好时机,南下广东打工,至于以后的事,就慢慢说吧。
  日头当空了,毒着呢。肖二娃抬起头,望了一眼刺眼的日光。然后抬起满是泥土的右手,用手背揩了揩额头皱纹里的汗水。地旁的桑树上,一只红尾雀儿在枝丫间跳来跳去,偶尔动听地叫几声。晌午呢,肚皮在咕咕的提醒着肖二娃。他向四周望了一下,静悄悄的,没一个人影,只有庄稼在一个劲地绿着。肖二娃扛起锄头往回走,不小心踩在一块碎石上,咯得他呲牙咧嘴,差不多蹦了起来。
  正在肖二娃放下锄头开门的当儿,身后传来乡邮递员粗声大嗓的喊声,肖二娃,汇款单到了,来签字!声音打破中午的寂静。在狗的叫声中,几个人影从各自的屋里出来,围在邮递员的身边,探过头去看那汇款单上的数字。大写的,六百元,汇款人一栏里工工整整的写着肖林。大家都说,这娃儿有出息呢,出门才一个月,啧啧!大家在七嘴八舌说话的同时,抬头看见肖二娃额头上的皱纹在此刻舒展了不少。大家凑在一起,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六百元呢,窝在家里养猪,要喂两头。忙上忙下不算,时间就要花费大半年,除去喂掉的粮食,尽挣又有多少?于是他们又伸过脑袋去看那上面的地址。有钱赚的事谁不想干呢?
  肖林的汇款会在每月的五号如期到达。六号就是赶集的日子。肖二娃取了钱,逢人就打招呼。于是,肖林在外风光起来的事,象长了翅膀,在大水河的两岸飞了起来。
  时光象水一样的轻轻流着。流去了空气中的热,流去了枝头上的绿,流来了屋外的天寒地冻。那时令,就叫冬天。时间真快啊!就象有人在用手飞快的翻着日历,一下子就从年头翻到了年尾。快到腊月的时候,肖林回来了。西装,领带,黑亮的皮鞋。虽说不上玉树临风,倒也有八分英俊。咚咚的脚步似乎在石板路上踏出了一阵阵春风,让身后追随的目光满含惊讶:咦,是哪里来的干部?
  跟在肖林脚步进门的,是媒人婆。她打量了一下肖林,然后一个劲的夸赞。小伙子外相俊,气质好,那个姑娘看不上呢?薄薄的两片嘴唇不停地分合,直把五分说成了十分。当然,以肖林的现况与及媒婆的说和下,亲事哪有不成的呢?那几日,把肖二娃的嘴乐得整日整日的闭不拢。
  亲事成了,邻里的人都当着肖二娃的面一个劲的夸赞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好姻缘。肖二娃在半边也仔细的琢磨了一遍,觉得姑娘不错,配自己的儿子再合适不过。于是,在腊月十五这天,两亲家碰了个面,决定把婚礼定在明年大年的初九,让一对新人的幸福生活在春天里开始。
  时间转瞬即过。
  婚礼在民俗的底线上简单的进行着。用肖二娃的话讲,对人要热情,做事要低调。但婚礼的程序一样也没落下,所以亲家也很满意,说日子是过的,不是摆起来让人看的,要那么排场干什么?肖二娃直说亲家实在人呢。
  一切热闹都是短暂的,在寂寂的岁月面前,它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农村的婚礼与城市相比,蜜月也是显得平淡的。过了婚礼也就是几天时间,生活就走上往日平静的轨道。但肖二娃家与以往不同的是,从此多了一个人,也就生气了许多。新进门的媳妇勤快着呢!屋外跟肖林一块上下,摆弄得头头是道。屋里呢,自然是把一应家当摆设收拾得规规矩矩,一日三餐也比以往丰富了许多。当着肖二娃的面,媳妇对肖林说,一个家因为有了女人才更象家吧?说完哧哧地对着肖林笑。肖林没有作声,幸福地望着媳妇。肖二娃站在半边,听了媳妇的话,心中涌起无限感慨。是啊,没有女人的家总会跟邋遢杂乱分割不开,就是在人前说话也直不起腰呢。还好,阴雨的日子总会结束的。
  但也就是在媳妇勤快的手脚面前,搜出一件事情出来了。
  是件事呢,而且还挺大的。那天媳妇手里捏着一叠票据,铁青着脸,走到肖林面前,阴阳怪气地对肖林说,肖大老板,家当大着呢!现在可以如数交给我管了吧?肖林显得非常诧异,说这个家不全在这里吗?你要什么尽管拿就行了,还分什么彼此哟!说完想去拉媳妇的手。媳妇往后退了一步,狠狠挡开肖林伸过去的手,开始大声嚷起来,大有泼妇之势。没有钱装什么阔?你以为这样就可以把老娘骗得死心塌地呀?!声音大得象一声惊雷,炸开大水河村的宁静。听到吵闹声,一些人从自家的屋里走出来,围在肖二娃的门前。几个年老的人走过来,向蹲在地上捧着脑袋的肖二娃说,有什么事叫肖林那娃儿忍一下,人家媳妇才过门几天哩,别让人家说咱们欺负她。
  肖二娃能说什么呢?羞人啊!事情穿帮了。原以为那些汇款单据藏得严严实实,一辈子也不会有人知道。可还是被媳妇搜出来了!早晓得......哎!有钱难买早晓得啊!
  在媳妇大声的哭骂中,人们终于知道了事情的来由:龟儿子肖二娃和肖林,把仅有的六百元来来回回邮寄了十几次,造成了肖林在外发达了的假象,原来是为了娶得一房媳妇啊!大家回头看肖二娃时,肖二娃把头埋得更低了,似乎要埋到土里去。而此刻大水河上的风,在阳光下温柔着呢!这个被打开的秘密,就这样飘浮在风里,飘浮在大水河的两岸,久久没有沉淀。
  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还在学校读书。那年暑假,同学周明明约我到他们河边钓鱼。无意中我问起这个故事,问起肖二娃跟他儿子肖林。周明明指着桥下一个背着婴儿洗衣服的年轻女人说,呐,那就是肖林的老婆。我问还是故事中的那个吗?周明明反问我,难道还有第二个?他说肖二娃跟肖林勤快,这几年在外面跑,日子搞得很好。他指着村后那座崭新的小楼说,看,那就是肖林这几年挣钱修的。我沉默了。原来有些婚姻是可以不建立在爱情上的,用老一点的人的话说,感情嘛,结了婚可以慢慢培养的。正恍惚间,周明明用手拍了我一下,我一看,鱼儿正咬钩呢。

  2009.4.6

 

                                                         【牛娃】

 

 


  许多人跟我一样,不喜欢牛娃。每当有人提起牛娃,大家都无奈的叹气,然后恨恨地说,那龟儿子,什么时候死了大家就清静了。是的,大家都这样想。但大家都不敢站出来公开对牛娃说,似乎都缺乏得罪牛娃的勇气。牛娃并非牛蛙,这大家都知道。要得罪一头发疯的公牛,你必须要有斗牛士一般舍身的勇气。如果制不服这头发疯的公牛,你就得准备好尝尝猪草桑叶上洒药的事,让你辛勤侍弄的猪啊蚕啊在一夜之间翘翘的滋味。也得提防哪一天你提刀砍南瓜时一团大便飞溅开来。想想这些,大家都在说过那一句话之后,便再无下文。
  想到这些,牛娃四方脸上的一对三角眼漾出一线光来。他暗恨父母不能为他取名为虎娃豹娃一类的名字。这牛娃,多熊的名字啊!要是虎娃豹娃,我不早就出人头地了吗?不早就飞黄腾达了吗?还用在这穷山沟里遭受白眼?想我牛娃这半生也轰轰烈烈,惊世骇俗,哼,当年......
  当年,当年又有些什么呢?待我一一道来。
  牛娃二十岁了。二十岁的牛娃活蹦乱跳,精神得像犊子一样。虽然那年月生活挺紧张,大家伙吃糠咽菜,一个个面黄肌瘦,出工时抱着锄把站在地里,像极了稻草人。三月的风一吹,大家伙仿佛都感觉到摇摇欲坠。但牛娃例外。牛娃的本事大着呢。西家的生蛋鸡可以抓来烤了,东家的狗可以套来煨了。吃得完吗?一个人是吃不完。难道就不可以腌了风干慢慢享用?
  牛娃,看啥呢?没看啥,看树上的鸟窝。张妈看牛娃定定的看一棵柏树,就问。牛娃装作没事一样,背手慢慢走开。牛娃心里正盘算着呢。这棵笔直的柏树,可以用来修房作正檩,可以用来打漂亮的家具,结实又耐用。可以卖十元钱呢。十元是什么概念?诸位不知道吧?那时的猪肉卖六毛一斤,更不用说乡村的大米贱到什么程度。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工分是十二分,十二分,折合人民币不就是一毛二吗?可以卖十元啊!牛娃于是回家睡觉,准备半夜起来“劳动”。
  乡村的夜寂静异常,除偶尔的虫鸣,再难听到其它活物的声音。牛娃走到那棵树下,不紧不慢地拉起锯来。锯是喂过菜油的,自是省力又无声响。大约十分钟后,那棵树就轰然倒下。牛娃就迅速跑开,找一个隐蔽处坐下。牛娃精着呢。他一是怕树倒下的声音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二是他需要一点时间休息,蓄足力气把树扛回家。十分钟没人,二十分钟还是没人,安全了。牛娃迅速卸掉树梢,扛起就回家了。
  老人们常说,夜路走多了,总是要撞鬼的。那一夜,牛娃又在锯树,被埋伏在旁的群众的手电光的照射下原形大现。牛娃脑袋一片空白,不知所措。有人说,牛娃,这下看你往哪里跑。牛娃这下突然有了跑的意识。如果不跑,被这些人拿下,将意味着什么。他突然丢下东西,夺荒而去。待众人回过神来,牛娃已跑出几丈之遥。众人大呼站住,牛娃愈加足力气飞奔,逢崖跳崖,逢桥跳桥。如今思来,众人也大叹不可思议。当牛娃跑回家中惊魂未定,众人也相继赶来,继而五花大绑连夜押往公社。
  武装部长铁青着脸,说,牛娃,你龟儿本事大着呢!我早就耳闻你的大名啦。如今人证物证俱全,你龟儿等着坐牢吧。牛娃象泄了气的皮球,软不拉叽地站着。武装部长打了一个哈欠,看了一眼牛娃说,先关起来吧,等明天移交县上。天气冷,别忘了给他龟儿子一床被子。于是牛娃被关在了三楼上。铁门,铁钎子窗,牛娃就是插了翅膀也难飞出去。武装部长想。可第二天让武装部长傻眼的是,牛娃不见了!屋里是散落的绳索,窗上的铁钎子被挤成一团,被子被撕成条搓成索从三楼一直垂到地上。
  这,就是牛娃。
  接二连三的事使牛娃不能再在这片土地上风光下去。牛娃要远走他乡。那年月,出门打工在大家的心里才崭露头角。奔东走西,男人们干的全是力气活。建房扛包,修桥铺路,社会主义的建设首先需要他们。牛娃瞧准了,要到外乡去打石头。牛娃没学过石匠,但他会做石匠活。我对此大为不解,问隔壁的二爷,牛娃怎么不学也会做啊,二爷静静的说,粗木重石,只要有力气,石匠这活一般的人都会做,技术上是没有奥妙的。况且大凡玩劣之人,必有过人之处。牛娃的小聪明,既非常人可比。我听罢,若有所思,但似懂非懂。
  牛娃打石头,我是见过的。锤子高高的扬起来,轻轻的落下去,叮铛的声音起落有致,但铁钎子在石头上似进非进。我又不解,同样的敲击,为什么别人的石头屑快速飞溅,而他的可以在原处不动?别人说,牛娃打石头偷懒,不出力,但三两斤重的铁锤是怎样扬起来的呢?不过牛娃确实偷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一天休息两天。休息的日子里牛娃束一红绸的腰带,一招一式象模象样地在屋前的空地上练把式,招引无数的人观看。人们都说,这家伙的功夫好着呢,得过什么人的真传,恐怕三二十人近不得身吧。人们一边猜测,一边敬畏有加。于是牛娃练得更起劲了,劈打腾挪跳跃,虎虎生风,那架势,俨然一大侠。
  牛娃到这里的一段日子来,似乎春风得意。他明显感觉到了自己在别人眼中的份量。但是,到底有多大的份量呢?这需要试试。傍晚时分,牛娃束好腰带,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向村里唯一一家饭店走去。店老板一见是牛娃,满脸堆笑。有此等人的光顾,是小店的荣幸啊。老板喜滋滋的想。牛娃也不言语,点了酒菜只管吃,使人觉得此人更加的高深莫测。老板在一边侍候着,一边猜测此人的真正来历。一个小时左右,牛娃吃饱喝足,起身欲往外走,老板必恭毕敬地趋于前,问道,大侠,帐还没结呢。牛娃很气派地挥挥手,说,先欠着,过几日一起给你。老板纳纳不知所言,这,这......牛娃一看此阵势,心里一阵好笑。这什么,还怕我赖你的不成?老板一听这话,自是不好再言语。可谁知牛娃竟隔三岔五地来吃一回,临走都是那么一句话。老板的那个气呀,愤呀,差一点没晕了过去。左思右想,生意要做,就不能让人吃白食,于是要约三五亲友,欲找牛娃要回所欠之钱。
  牛娃又来吃饭了。临走又是老一套,拱手,说几句话,起身欲走。但这回老板就不肯了,说,大侠,你知道小本买卖不容易,就请你今天把以往的帐一起结了吧。牛娃眼一瞪,脏话到了嘴边又缩了回去,慢条斯理的说道,怎么了,老板,怕我给不起吗?不是,不是,老板依然笑脸。不就是小本经营需要资金周转吗,还请大侠体谅啊。放心,老板,过几天我一定会给你的。牛娃大度地拍拍老板的肩,转身往外走。可门外有四五个人等着呢,成心要会一下大侠。见牛娃一出来,四方包围上去。牛娃一见这阵势,心底先慌了。但他依然故作镇定,大喝一声,要打架吗?遂在中间摆出一经典的磨盘式,以迎战众人。那四五个人虽是血气方刚的大汉,但一见这阵势,谁也不敢冒然上前,双方就这样对峙着。那老板一见这样,心想下去结局一定不好。趁牛娃不注意,拾起半截砖头掷去,正中牛娃大腿。那牛娃应声而倒。
  这,就是牛娃。
  牛娃穿了一件军大衣,两个衣袋里鼓鼓的装着两只酒瓶。二爷问,牛娃,去哪里呢?牛娃说,去我妹妹家。去妹妹家还自带酒啊!牛娃嘿嘿一笑,不言语,在冬日的阳光下急急地走,背影象孤秃的树。妹妹见牛娃这样,问牛娃,哥,你到我这里还带什么酒呢?牛娃说,我怕你不给我酒喝,所以我自带。妹妹一听,显然不悦。妹妹从心里就不喜欢这个浪荡的哥哥,好吃喝,懒做作,偷摸拐骗坑,人家厌恶的他都会。何时,他能变好呢?妹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当然,她也不喜欢牛娃到她这里来,因为她也不愿意听到旁人的说三道四。
  牛娃自斟自酌,一口一杯。妹妹看不惯他那样,说,哥,你少喝点。牛娃好象没听见,自顾自的喝酒吃菜,说妹妹的手艺大有长进,烧的菜跟城里饭馆的大厨没什么两样,我妹夫有福啊,能天天吃到这么好的菜。妹妹当然知道牛娃的言下之意,想在这里多住几天。妹妹不管这些,她说,哥快吃吧,吃完早点回家。牛娃听完此言,不再言语,一杯接一杯的喝。一顿午餐,两瓶酒全部下肚。牛娃当然醉了,醉得往回走时一路摇摇晃晃。那情景,我们见得多了,当然不足为奇。
  牛娃到村前的河边停了下来。那条河,其实就是一条小溪,它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着粼粼的光芒。因为河水清浅,河底的一切尽览无余。看着河底游动的鱼,牛娃仿佛痴了。我们看见他先脱了鞋袜,然后脱掉军大衣,挽起裤腿,一步步向河心走去,然后,弯腰,摸起一河蚌,狂然大笑。二爷不解,问牛娃,你干什么呢?牛娃仍然大笑不止,跟二爷说,二爷,我摸到了宝啊?
  这,就是牛娃。
  前些年我回去的时候,牛娃显得有些老了,显得有些老的牛娃没钱了,没钱的牛娃就没酒了。在牛娃的眼里,酒就是他的精气神,没酒的牛娃象枯萎了的草一样,没精打采。一阵风吹过来,仿佛就吹起了牛娃心底的无限苍凉。牛娃下意思地把身子勾拢一下。他只有这样把手笼在袖里在村里走动,人们见着他,依然象见了瘟神一样,避而远之。牛娃感觉到自己真正的老了,象村头那只晒太阳的褪毛老狗一样,孤独而无依地散乱着目光。悲哀啊,牛娃看着那只老狗想,人和动物为什么都会老呢?他忽然有点可怜那只狗,也有点可怜自己。他弯下腰,想要抚摸一下那只狗,那只狗抬头望了他一眼,想要叫一两声的力气也没有了,缓慢的爬起来,弓着背向远方走去。牛娃忽然感到有些怅然若失。这世间,怎么转眼间就可以变成灰色的了呢?
  公元2008年5月12日,牛娃还像往常一样闲逛着。这样的天气好着呢,使人昏昏欲睡。几只麻雀与燕子在电线上飞去又飞回,牛娃想,这日子让这些小东西点缀一下还真能生色不少呢。牛娃抬眼望着,望着远方的树,望着碧蓝的天。他忽然感到有些站立不稳,电线也跟着晃起来。牛娃心中闪过一念,是自己要晕倒了吧?但仿佛不是,因为河里田里的水好象倾盆一样晃荡不已,紧接着听到垮塌的声音传来,不知谁在喊,地震了!牛娃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地震啊。许多人从屋里跑出来,聚集到田野空旷处。牛娃活这么大没见过这么大的地震。奶奶的,原来地动山摇是这么回事啊。牛娃正想呢,忽听有人喊,快来人啊,二妹还在屋里没出来呢。牛娃一听急了,急急的往那里跑。真有人在里面呢,还在奶声奶气的哭着。瓦还在东一块西一块地往下掉,房子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坍塌。牛娃管不了那么多,牛娃只想到越快越好。
  当人们赶到的时候,看见牛娃双手着地,几根乌黑的檩木压在他的身上。牛娃的双眼圆睁,口鼻在一丝一丝的往外溢血。而他的身下,二妹安然无恙。人们都说,牛娃那时的姿势,像极了一头负轭的牛。
                                           2008.8.21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真的大水河村的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江知道这个故事吗?人物名有改动。

发表于 2009-9-27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如今的大水河其实就一个要大不小的浅水沟沟.更可惜的是以前的牌坊给毁了.我前些日子在家里听说那里将重建.作为大水河的儿女们正热切期盼中,,,,,,,,,,,,,,,

 

发表于 2009-9-27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位人物令人印象深刻,虽然市井,却依然感受到武胜人一种发自骨子里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请问白坪康兄,第二个故事中的牛娃是真实的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醉醒在2009-9-27 13:19:00的发言:
几位人物令人印象深刻,虽然市井,却依然感受到武胜人一种发自骨子里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请问白坪康兄,第二个故事中的牛娃是真实的吗?

前面的几乎真实,只是地震救人嘛,是我刻意安排的。呵呵[em50]

发表于 2009-9-27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当一故事读吧!

发表于 2009-9-27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把老家那些人物和事描写得很生动。楼主辛苦了

发表于 2009-9-27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没有看。

发表于 2009-9-28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读了楼主的武侠小说,今天又读到了楼主的本土小说,幸福啊.强烈支持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白坪康在2009-9-27 14:12:00的发言:

前面的几乎真实,只是地震救人嘛,是我刻意安排的。呵呵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地震救人是神来之笔啊.佩服楼主的构思.

发表于 2009-9-29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虽不是读书人,却从心底佩服楼主这样的读书人。

发表于 2009-10-1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几日不来,还是怪想念的

发表于 2009-10-2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很有文采呀,

很有四川味道

发表于 2009-10-3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再发好文章.期待买你的小说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