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常所看到的浮在身体表面的青筋,并不是那些联结骨头的韧带和肌腱,而是人体的静脉血管。
在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的四肢会暴露出一条条可怕的青筋,通常这些人都比较瘦。
所以人们就认为,是这个人缺少脂肪才导致身体的筋暴露出体外。
http://image.uc.cn/o/wemedia/s/2017/c43744a14cdb9926f66fa3189239ce4ax451x281x9.jpeg;,3,jpegx;3,700x.jpg
事实上,暴露出体外的这一条条的东西并不是筋,它们实际上是人体内废物积滞过多的产物。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血管有静脉和动脉之分,人体通过动脉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通过静脉把血液回收到心脏。
当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压力增高时,青筋常常在人体表面出现凸起、曲张、扭曲变色等反映状。
如果身体中有各种淤血、痰湿、热毒、积滞等生理废物不能排出体外,就会导致全身各个系统都发生障碍。
此时在脸部、腹部、脚部,特别在手掌和手背的青筋就非常明显。
所以,青筋就是人体的积滞。身体内的废物积滞越多,青筋就越明显。一般几天不通便的人,青筋就特别明显。
事实上,根据青筋的分布,我们还可以判断出不同的病情,例如:
1胸腹部青筋
http://image.uc.cn/o/wemedia/s/2017/255052dc95a203848baa1cd115bf82c0x373x212x3.jpeg;,3,jpegx;3,700x.jpg
可能你的肝已经硬化。
(1)胸腹部青筋,应注意乳腺增生。
(2)如果腹部这个地方有青筋且比较暴突,即俗话说的“青筋过肚”。这已经是比较严重的积滞,一般是肝硬化的标志。
2手部青筋
http://image.uc.cn/o/wemedia/s/2017/db46ccb56c2b1d4ff0719fe1b571ef9dx345x259x7.jpeg;,3,jpegx;3,700x.jpg
(1)手背青筋。
手背青筋提示腰背部有积滞,容易导致腰肌劳损,疲劳乏力,常见腰酸背痛,甚至出现肌肉紧张、硬结节。
(2)手指青筋。
小孩手指青筋,提示肠胃积滞消化不良。
成人手指青筋,不但提示消化系统有问题,还反映了头部血管微循环障碍,脑血管供血不足,头部不适,严重者会出现头晕、头痛、中风等。
http://image.uc.cn/o/wemedia/s/2017/4ac380fdf5029dfb0d806b8d68d1129ax355x263x11.jpeg;,3,jpegx;3,700x.jpg
(3)手掌青筋。
手掌到处可见青筋,表示胃肠积滞,血脂高,血黏稠,血压高,血液酸性高,含氧量低,血液容易凝聚积滞,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疲倦乏力、身体虚弱等。
3头部青筋
http://image.uc.cn/o/wemedia/s/2017/40ac4321de83b53d89220c267100a1cfx371x225x7.jpeg;,3,jpegx;3,700x.jpg
可能脑动脉硬化。
(1)当太阳穴青筋凸起时,往往提示头晕、头痛;当太阳穴青筋凸起、扭曲时,表示脑动脉硬化;紫黑时,则容易中风。
(2)鼻梁有青筋,提示肠胃积滞,容易胃痛、腹胀、消化不良、大便不利,提示:如果是紫色时,则情况更加严重。
(3)嘴角腮下有青筋,往往提示妇科疾病,带下湿重,疲倦乏力,腰膝酸软,下肢风湿。
4下肢青筋
http://image.uc.cn/o/wemedia/s/2017/0862b649808ff521615dd0128164ca46x380x227x11.jpeg;,3,jpegx;3,700x.jpg
静脉曲张、关节炎。
(1)膝部青筋提示膝关节肿大、风湿性关节炎。
(2)小腿有青筋多是静脉曲张,此病严重者往往发生腰腿疾病、风湿关节痛。
总之,人体任何地方出现青筋,不但影响外表美观,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身体废物积滞。
要让青筋消失,关键是平时要学会给身体排毒。
肝脏是重要的解毒器官,如果把各种毒素转变成无毒或低毒物质的进程,怎么排毒最好呢?
养肝就是养命
让身体“肝”净的四大法宝:
1李时珍推荐排肝毒食疗方:菠菜猪血汤
2平肝散瘀、解毒抑菌,食醋为佳
http://image.uc.cn/o/wemedia/s/2017/df7586aa149bb37ab7c6d677bf967ab6x390x239x19.jpeg;,3,jpegx;3,700x.jpg
3提高肝脏抗毒素能力,枸杞不能少
http://image.uc.cn/o/wemedia/s/2017/765d994693f4e19e5da220be59d29418x431x269x22.jpeg;,3,jpegx;3,700x.jpg
4按压肝脏排毒要穴
http://image.uc.cn/o/wemedia/s/2017/b1e28c0077e1a1926c9e32bf7df85834x311x186x7.jpeg;,3,jpegx;3,700x.jpg
这是指太冲穴,方位在足背榜首、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洼陷中。
用拇指按揉3~5分钟,感受轻微酸胀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气,两只脚替换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