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钱要花在刀刃上!但我感觉现在的道路都是为开发商服务的并不是为业主服务的!门面修到哪里路就会修到哪里!即使小区的人不从这里走,也得为开发商把路修通!这样的规划模式应该是从平原上学过来的,房前屋后都是路四通八达,就因为屋后修了路平原上的百姓为了方便就喜欢开个后门!当然移到我们这样的丘陵地方,一样也保留了后门。开后门的多半是门面,门面又能给开发商吸收更多的财富,但是在丘陵地方要开后门成本就比较高了,受地势限制需要挖更多的山体甚至是整座山,成本上去的同时对生态,扬尘,基础设施等一系列的破坏最严重的是与我们国家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背道而驰。我们的城市的发展口号是生态园林城市,大美公园城市,宜居的旅游城市这也完全符合国家的要求,但是我们展开我们的城市规划图居住用地和道路用地基本充斥了整个规划区的核心位置,就包括笔架山公园和真武山两块绿地都削得只剩下山脊和山顶了,基本上就是缺少生态的平原。这样一来就达不到依山傍水或(依山傍路)的传统建筑风格,也就达不到因地制宜的效果。而核心区的外围基本都是生态绿地和旅游用地,这跟周边绿水青山的现状并无异样!随着城市的发展外围的绿地将会复制笔架山和真武山的结果,现在的规划是生态绿地包围城市,而城市发展去破坏生态,始终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在公园里一样的城市,这样的规划是与发展理念背道而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