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就有消息说,相关部门正在研究编制创新改革,“高校、公立医院或不纳入编制管理”。其实,环卫工人这个群体,既得利益相对较少,改革阻力最小,对弱势的一线环卫工人又极为有利,符合“平等”、“公正”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是最该取消编制管理的。 东北的哈尔滨,有一年公开招聘环卫工人,结果招到了好几个研究生。引来很多网友调侃,“小时候,妈妈说,你将来不好好学习,就干这个了。长大了才发现,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干这个。”有人据此评论,研究生当环卫工是浪费国家教育资源,是糟踏他们父母的血汗钱。 其实哪是那么回事儿。那么多研究生去应聘环卫工,一方面说明东北经济确实出了问题,当经济发展预期放缓的时候,大家才会更多从安全性角度去考虑,喜欢所谓稳定的工作。但另一方面,这些研究生也并没打算真在一线环卫岗位上干,真正吸引他们的是:新进人员均按照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管理,使用事业编制。 不是有一句话嘛,“死也要死在编制里。”抱有这种观念的年轻人,将稳定的事业编制当做公务员的延伸,争相搭上体制的便车,只要能有编制,管它是干啥的。这并什么好奇怪的,人家应聘的不是环卫工人,而是环卫系统的管理岗位,是获得事业编制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