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地下市长

[营山·新闻] 营山开源村,原来那么美:白石岩、书院、古镇、长河落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月是故乡明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吁政府把这个县级文物保护、挖掘,这是营山的一张文化名片。很难得。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石岩,县级文物,己被掩藏在密林中,不通路途。上次元旦回去探寻,不知路径,未果。拍了些外围景观。 ​​​​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吁政府保护挖掘,这是营山难得、川东北都难得的一战文化名片

发表于 2018-2-6 10:2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2-6 10:2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2-6 10:2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2-6 10:2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0206102452.jpeg

发表于 2018-2-6 10:2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2-6 10:2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2-6 10:2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0206102651.jpeg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地的边缘:唐代巴蜀地位嬗变初探
刘小燕

来源:《文史杂志》2017年第4期

阅读唐代历史地图可以发现,唐代巴蜀西有吐蕃、南有南诏,政区范围内还有一系列区块中央无法顾及。许倬云在探讨中华帝国的体系结构及其化时,提出“内在的边陲”这一概念,称远离中央政权的那些版图内地区为“化外之地”[1]。之后,鲁西又在此基础上将这一概念引申为“内地的边缘”,并总结出这类区域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颇符合唐朝时期巴蜀地理印象,其一,由于远离政治中心,政治控制相对较弱;其二,山地崎岖,但自然环境优越,形成了经济形态的多样性;第三,文化上异于正统意识形态,展现出多样性特点。[2]巴蜀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貌形态,在王朝统治中的地位问题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其是否一开始就为国家所重视?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本文遂以其地位的变迁为索引,挖掘史料对此边缘地带进行探寻。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代巴蜀地区战略意义

巴蜀地处长江上游,大致范围包括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区,即今四川、重庆一带,陕南、黔北、昭通、鄂西等地。巴蜀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在相对安定的社会背景下,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水陆所凑,货殖所萃”的景象,到唐代,益州地区更有“扬一益二”之称。“蜀川土沃民殷,货具充溢,自秦汉以来,迄于南宋,赋税皆为天下最”[3]。当时巴蜀税收占国家税收很大比例,是大唐的重要经济来源,是故唐代蜀中经济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举足轻重。

再者,因蜀中周围山高地险,易守难攻,地理位置可以南抚蛮獠,西抗吐蕃,素为京师所重。蜀地远离京师,相对北方频繁战祸,其经济比较稳定,社会也相对安定。加之其北面有大巴山为屏障,内部又多环山,地势险要,因此当北方政局不稳时,帝王首选巴蜀为避。玄宗为避“安史之乱”、僖宗为躲黄巢入关均用此策。除了皇帝到蜀地避难,一些宗室王侯也有至者。则天执政,废太子李贤为庶人,开耀元年徙巴州,光宅元年于巴州被杀。永昌元年,流纪王慎于巴州,改其姓为虺氏。中宗被废为庐陵王,先流均州,又迁房陵。[4]帝王贵胄的多次入驻带动了蜀中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一些富于隐士情怀的文人雅士把巴蜀作为避世修身的胜地,故当时出现“文人多入蜀”的现象,著名的大诗人杜甫在成都结庐而居即是其典型。著名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者唐长孺先生总结性地评论道:“自秦汉至隋唐,巴蜀一直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并始终都是建都关中平原的诸王朝的战略后方。”[5]

封闭的胜地:唐初统治阶层对巴蜀地位的评价“扬州富庶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这是唐宋以来对巴蜀的普遍认识;但是在唐朝一开始蜀地就如此富庶繁荣吗?众所周知,巴蜀并未受隋末战争殃及,在唐初相较于北方城市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尽管如此,该地区在当时并未受到统治集团重视。

《隋书·地理志》中说益州是“蜀郡、临邛、眉山、隆山、资阳、泸川、巴东、遂宁、巴西、新城、金山、晋安、犍为、越巂、牂牁、黔安,得蜀之旧域。其地四塞,山川重阻,水路所凑,货值所萃,盖一都之会也。……其风俗大抵与汉中不别,其人敏慧轻急,貌多蕞陋,颇慕文学,时有斐然,多溺于逸乐,少从宦之事,或至耆年白首,不离乡邑,人多工巧,绫锦雕镂之妙,殆侔于上国。贫家不务储蓄,富室专于趋利。其处家室,则女勤作业,而士多自闲,聚会宴饮,尤足意钱之戏。小人薄于情礼,父子率多异居。其边野富人,多规固山泽,以财务雄役夷、獠,故轻为奸藏,权倾州县。此亦其旧俗乎?”[6]“但三蜀、三齐,古称天险,分王戚属,今正其时。若使利建合宜,封树得所,巨猾息其非望,奸臣杜其邪谋。”[7]

《旧唐书·高祖诸子列传》中也有记载,李渊与李世民在论及权位之事时说道:“吾不能效隋文帝诛杀骨肉,废建成封作蜀王,地既僻小易制。若不能事汝,亦易取耳。”[8]由此看来,唐初统治阶层对巴蜀都是以蛮夷之地为定义,加之交通不便,一般将其作为贬谪之地,用来约束意图不轨之人。可见隋唐之际巴蜀虽人口众多又物产丰饶,但普遍评价一般。

帝国的关注:唐朝中期巴蜀地位凸显

唐朝初年的巴蜀素为京师所不重视,加之地形原因,其发展水平应该不是我们想像的“天府之国,鱼米之乡”那般美好。但由于其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重要,引起国家重视,势在必行。

在蜀地走向“文明”的进程里,高士廉起了不小的作用。高士廉(575—647),名俭,字士廉,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初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贞观元年(公元627年),高士廉升任侍中,封义兴郡公。后来,黄门侍郎王珪委托高士廉将密奏呈递给唐太宗。高士廉却将密奏扣下,因而获罪,“转益州大都督府长史”。[9]高士廉到了益州发现,“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在任职期间,他致力于此地的建设。“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秦时李冰守蜀,导引汶江,创浸灌之利,至今地居水侧者,须直千金,富强之家,多相侵夺。士廉乃于故渠外别更疏决,蜀中大获其利。又因暇日汲引辞人,以为文会,兼命儒生讲论经史,勉励后进,蜀中学校粲然复兴。”[10]他为蜀地的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然而蜀地的兴盛并非一气呵成的顺利。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太宗为征辽,令剑南道伐木造舟舰以运军粮。结果“蜀人苦造船之役”[11],当地的长官又急于求成,弄得“民至卖田宅、鬻子女不能供,谷价踊贵,剑外骚然”[12]。最后“眉、邛、雅三州獠反”[13],朝廷派了军队才平定了这场叛乱。

到唐朝中后期,巴蜀经济有了一定的起色,统治集团被其独具特色的地理位置所吸引,在安史之乱时以其作为大唐稳固的后方支持。唐朝凭此天险之地得以复国,延续其统治,至此巴蜀的辉煌初见端倪。

安史之乱以后,原本发展平平的益州开始成为全国赋税数一数二的大州,“扬一益二”的说法也开始出现。时称,“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曰扬益”[14];“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15];“请为两都、江陵、扬州、成都、汴州、苏州、洪州等署常平轻重本钱,上至百万贯,下至十万贯,收斛斗匹段丝麻”[16]。

“边地”的思考:唐朝后期政权争夺的拉锯战

蜀地因处于民族矛盾交汇地,在国家政权动荡时,蛮夷戎狄势力常常蠢蠢欲动,欲起兵而反,所以巴蜀历来是唐、吐蕃、南诏的角逐之地。中晚唐的时候,在蜀地发生的大大小小战争简直是不计其数。《新唐书·南蛮传》记载“吐蕃发兵十万将寇西川……吐蕃耻前日之败,复以众二万寇清溪关,一万攻东蛮。……冬,十月,韦皋遣其将曹有道将兵与东蛮、两林蛮及吐蕃青海、腊城二节度战于巂州台登谷”[17]。又《旧唐书·吐蕃传》载“先贞元十六年,韦皋累破吐蕃二万余众于黎州、巂州……诏韦皋出兵成都西山以纾北边……遂围维州”[18]。到唐朝中后期,中央政权不稳,无暇西顾,面对蜀地时乱时战的局面逐渐无法掌控,赋税的征收也无力维持。中晚唐时候的西川,直接成为唐朝与南诏、吐蕃战斗的前沿阵地,不再是安史之乱时大唐政权稳固的大后方,而是汉家子视为畏途的戍边之地。

当时的西川节度使向朝廷上书《请筑罗城表》说,“西川境邑,南诏比邻,频遭蛮蜒之侵凌,益以墙垣之湫隘。……井泉既竭,沟池亦干,人气相蒸,死生共处。官僚暴露,老幼饥凄,但言牢城,未敢出战,货财而岂能般辇,商旅而空怀怨嗟”[19],可见当时的蜀地社会经济因战乱而陷入困苦艰难的境地。

作为“边地”的巴蜀,是各政权角逐之地。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南诏“异牟寻立,悉众二十万入寇,与吐蕃并力。……令其下曰:‘为我取蜀为东府,工伎悉送逻娑城,岁赋一缣。’”[20]异牟寻意图掠蜀的计划遭到唐朝的强烈抵抗,未能得逞;然而等到太和四年(公元830年),蒙嵯巅发动全国兵力大举攻蜀,“掠子女、工技数万引而南”[21]。蜀人说“西戎尚可,南蛮残我”[22]。

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南诏再次入侵,直到乾符二年(公元875年)高骈为西川节度使,驱逐南诏,收复所失州县。时人总结曰:“自咸通以来,蛮两陷安南、邕管,一入黔中,四犯西川,征兵运粮,天下疲弊,逾十五年,租赋太半不入京师,三使、内库由兹空竭,战士死于瘴厉,百姓困为盗贼,致中原榛杞,皆蛮故也。”[23]

巴蜀一边遭受吐蕃和南诏大规模的进攻,一边不断发生兵变和叛乱。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唐王朝试图利用武力来控制巴蜀地区,使得该地区一度出现军人专权的局面。至后唐末帝自焚之前,父老有奏曰:“臣等伏闻前唐时中国有难,帝王多幸蜀以图进取。陛下何不且入川?”末帝曰:“本朝两川节度使皆用文臣,所以玄宗、僖宗避寇幸蜀。今孟氏已称尊矣,吾何归乎!”[24]此孟氏指后蜀孟知祥和孟昶,他们于唐末以后在蜀地建立起地方割据政权。

综上所述,巴蜀由于地形复杂、资源丰富,加以充分利用即可作为国家的后方支撑。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国家不容忽视的边防要地;但由于位置偏远,中央难以掌控:毗邻吐蕃、南诏,当其攻入大唐的入口,在国家政权不稳定下很容易引起内忧外患,形成地方割据形势,导致战争频繁,百姓难以安宁。在唐朝统治的近三百年间,巴蜀地区经历了由最初的不受重视,到承平盛世的大开发,再到战火的频仍肆虐。统治集团意识到其地位、经济的重要性,则不断强化对这一地区的统治。

注释:

[1]许倬云:《试论网络》,载《许倬云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鲁西奇:《内地的边缘:传统中国内部的“化外之区”》,《学术月刊》2010年。
[3]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四《江南六》。
[4]《新唐书》卷四《则天顺圣武皇后》,中华书局1997年版。
[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隋书》卷二十九《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82年版。
[7]《隋书》卷三十九《于宣敏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
[8]《旧唐书》卷六十四,《隐太子建成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9][10]《旧唐书》卷六十五,《高士廉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11][12]《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中华书局1976年版。
[13]《旧唐书》卷三《本纪第三·太宗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
[14]《蜀中广记》卷九十六,第1092页。
[15]洪迈:《容斋随笔》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6]《旧唐书》卷十二《德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
[17][21]《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四十七·南蛮传》,中华书局1997年版。
[18]《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六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六·吐蕃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19][唐]高骈:《请筑罗城表》,转引自周晓琳、刘玉平:《中国古代城市文学史》,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0]《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六上《吐蕃上》,卷二百二十二中《南蛮中》,中华书局1997年版。
[22]《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五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上·突厥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
[23]《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三《唐僖宗广明元年》,中华书局1976年版。
[24]《旧五代史》卷四十八《唐书二十四·末帝本纪下》,中华书局1976年版。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山县易地扶贫搬迁配套项目(2018年营山县三兴镇开源村村道改建工程)

比选公告

项目编号:GC20180129008      南充-营山县      2018年01月29日发布      2018年02月01日15时30分截止
2018年02月01日16时23分29秒抽取完成
一、本项目经营山县发改局以营发改产业〔2018〕1号批准建设,比选文件已经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备案号为YSBX201802。本项目现通过固定价比选方式(E方式)随机抽取中选人(承包人),诚邀符合资格条件的潜在申请人参与本项目的比选。
二、比选项目概况(表一)

比选人(项目业主)        营山县三兴镇人民政府
项目名称        营山县易地扶贫搬迁配套项目(2018年营山县三兴镇开源村村道改建工程)
建设地点        营山县三兴镇开源村
实施时间        3个月
工程规模(和/或标准)        机械挖土方9362立方米、挖石方4012立方米、回填土石方4235立方米;铺筑15cm厚5%水泥稳定级
建设资金        营脱贫领〔2017〕58号文易地搬迁扶贫资金、交通资金
其他       
三、比选内容(合同段划分)(表二)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兴镇政府发出的简介

三兴镇位于营山县西北部,西邻蓬安,北接仪陇。全镇共辖7个村,78个社,11404人,幅员面积22.05平方公里。
  
  该镇水资源极为丰富,有6个村约80%的村民沿河而居,他们充分利用水资源丰富这一优势为农业生产和生活服务。他们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劳动力,多方筹集资金,扎堵截堰,修提灌站,购买提水所需的机具,兴修了一大批水利设施,为当地农民耕作两季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为该镇实现“越温脱贫奔小康”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镇是营山县的重点生姜生产基地,生姜生产已成为当地骨干产业,全镇年产生姜61吨。该镇的开源村,家家户户种生姜,仅此一项的收入就占家庭总收入的40%。此外,该镇的黑瓜子生产也迅速发展,逐渐成为该镇的又一项重要支柱产业,该镇位于山梁唯一不傍河湾的鸡梁村,家家户户种黑瓜子,其收入就占家庭年总收入的一半,他们就是靠种黑瓜子实现脱贫致富的。
  
  近几年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该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针对这一情况,镇党委政府组一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对于缓解一部分贫困家庭的经济困难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资金、信息、技术的输入,极大地促进了整个三兴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巩固近几年扶贫的成果,该镇党委政府结合本镇产业总体规划实施了长效产业工程;发展林果业,贫困的农户平均拥有果树30株;发展干果和中药材生产,全镇已成片种植3000亩。
  
  三兴镇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年轻、实干、有魄力,他们有信心把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三兴带入新的高度。

 楼主| 发表于 2018-2-9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006z9pGkgy1fo9xa87nhmj30zk0qotkj.jpg

发表于 2018-2-9 09:4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0209094102.jpeg

发表于 2018-2-9 09:4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9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充市文物古迹

谯周墓
在南充市工人文化宫后院右侧。
莲池
在南充市西隅。
白塔
在南充市东郊鹤鸣山。
万卷楼
在南充市西郊玉屏山。
罗瑞卿故居
在南充市郊舞凤乡清泉坝上。
阆中市

华光楼
在阆中市区东大街南端。
张桓侯祠
在阆中市区西街。
巴巴寺
在阆中市区东1公里盘龙山上。
阆中大佛
在阆中市区东2公里大像山。
永安寺
在阆中市东黄泥乡。
营山县

大蓬山
嘉佑岩石刻
西月台摩崖造像
在城守镇东北27公里的三元场,附近有南朝梁绥安县遗址、香炉山、水观音。
“营山剑龙”
1983年在城守镇东3公里的济川出土一具中生代侏罗纪晚期恐龙化石,命名“营山剑龙”。
三元乡:南朝梁绥安县遗址、香炉山、水观音、西月台摩崖造像

蓬安县

蓬州遗址
在周口镇南8公里、河舒河东岸的河舒镇。场西北燕山寨有宋末蓬州咸安郡遗址。
相如县故城旧址
在周口镇西南11公里、嘉陵江东岸的利溪镇。镇北有南朝梁相如县和汉司马相如琴台等遗址。
周口镇:汉代群窑、青云白塔遗址、宋周子讲学处、清建南华宫遗址、文化馆“鲁公石”

平头乡:“牛诸渔歌”、石梁石刻

仪陇县

朱德故居*
在仪陇县城东36公里马鞍场附近。
金城镇:奎星阁、金城寨

日兴镇:宋建白塔、峰峦寺

立山镇:茶房古洞

银山乡:朗山寨清代盘龙石柱

南部县

大佛寺
龙井湾佛窟
在南隆镇东南18公里的度门寺,附近还有报本寺等古迹。
北宋“三陈”故里
在南隆镇西21公里的大桥镇,附近还有金鱼桥、瑞笋等古迹。
北宋状元陈尧咨墓
在南隆镇西北52公里的丘垭乡,附近还有元建李封观等古迹。
南隆镇:清建“双朝门”、火峰山“琴台夜月”、“玉台晓霞”、“凌云仙洞”

盘龙镇:回龙垭唐代《沈荣功德记》碑

三清乡三清庙:罗寂寺唐吴道子绘篆笔观音神像石碑

升水镇:铁炉寺

碑院镇:禹迹山唐摩崖立佛造像

度门镇:报本寺

大捻乡大堰场村:具古镇特色,小街正中有8级石阶,民居木楼青瓦。

寒坡乡:纪念明末义军首领张献忠的八王庙

西充县

凤凰山
在西充县城东南约15公里多扶场西。
晋信镇:纪信将军碑

 楼主| 发表于 2018-2-9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山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嘉祐岩石刻        作者:肖成平
     嘉祐岩亦名“白石岩”,位于县城西北42.8公里的三兴镇开源村,传说刘备入蜀曾分兵屯此,故又称“刘备寨”。石刻题记现存10余幅,均为宋代遗迹,书体有篆、隶、楷、行、草。题刻中以宋嘉祐八年(1215)眉山程德隆所书《嘉祐岩记》最为完整。此题刻高105厘米,楷书,22行,满行30字。《嘉祐岩记》载,宋仁宗嘉祐初年,太守丘侯于此,此题刻现无从寻觅。

                     

此后,游人甚多留诗文。其中,有辞官归隐自谓“开山道人”留有自题一首:“矗立龙章紫翠间,春风吹我上层巅。未论海上三神岛,自是壶中小有天。拟筑暗藏居安药灶,旋开石窟涨飞泉。唤回傲世东方朔,要与洪岩左拍肩。”宋宁宗令刻书“敕赐慈勇道场”六字于岩壁上,隶书,两行并排,字径26厘米,上款刻“嘉定辛巳润月”,下款署“广安陈悫谨书”。

                     

除此,沿岩还有成都李来父子、巴江张元芳、眉山程德隆、锦官郭由中以及营山何明儒、张器之、张巽之、赵国宝、宕渠林哲等人的题刻。该石刻于1983年命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楼主| 发表于 2018-2-9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u=2146320101,1033521693&fm=27&gp=0.jpg 非版权作品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