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班族来说,早起的益处实在太多,但真正能够每天早起,却是难上加难。面对这桩难事,我感觉自己像蜗牛一样,一点一滴努力去做,如今总算,把早起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早起一年多来,我是这样做的。
1、想想早起的好处。以前早上七点起床时(我当时是装了一个人生日历APP,主要是因为它不仅有普通日历提醒功能,还可以定每天闹钟,用起来方便点),我并不知道早起有多好,反而觉得温暖的被窝更加实惠。只是无数次着急上班,饿着肚子赶去单位之后,我才开始琢磨着要早起,思考早起的好处。若赶在上班前早点起床,可以拥有自己的安静时间,用来做喜欢的事,如锻炼、阅读、思考,用来处理上班前的事务,如洗漱、早餐、早出家门。当然,也不用担心路上堵车和上班迟到。
2、早起要循序渐进。想清楚了为何早起,做起来才有动力。然而,有想法不代表马上就能实现。或许有朋友认为,早起有多难的事。其实不然,对于长期睡懒觉的人来说,要早起简直比登天还难。清晨温暖的被窝让无数人如痴如醉,加上手机“躺床刷”的魔力,真正做到早起,想想都难。根据自己的实践经历,我建议从早起半小时开始,循序渐进、一点一滴改变睡懒觉的陋习。比如以前我用人生日历APP定的是七点起床,那么按半小时为分段目标,逐步达到适合自己的早起时间。
3、早起从早睡开始。时间久了,会发现自己早起的体验很差,每次听见闹铃声,心情无比烦躁。特别是睡得晚,睡眠不足时,闹铃会在自己深度睡眠的时候想起,那种被惊醒的感觉,犹如做了一次次噩梦。如此下去,我非抓狂不可。怎么办?常言道,早睡早起身体好。早起虽好,睡眠也不能打折扣。我尝试着晚上开始早睡,一般十点半左右睡觉。然后我会用人生日历APP定一个晚上9点半的闹钟,注意,不是晚上10点半,因为要给自己预留1小时准备时间,例如洗漱换睡衣这些杂七乱八的事。关键一点,生活要自律,要善待自己。因为早睡,每天睡足6至7个小时,早起不会犯困,自然也容易多了。
4、明白早起后干什么。以前有朋友问我,早起我也能做到,只是起床后不知干什么,结果又去暖被窝了。这种情况我也经历过。早早起床,却不知干什么,感觉自己傻傻的,在虚度时光。后来,我认真做了规划。身体是革命本钱,我将早起锻炼放在首位。如果天气不好,不宜外出,我会待在家里看书、写字、做早餐。结果每天早起两小时,依然觉得时间不够用。因为赶着上班,早起能做的事情毕竟有限,但满满的获得感还是让我心情舒畅,对生活的自信心也更足。清晨拥有一份美好心情,一天下来的状态自然也不会差。有人说,叫醒自己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想来就是这么个理。只有明白自己起床后干什么,早起才变得更有意义。
今天说的有点多,希望能给小伙伴们带来帮助。每天早起,我们一起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