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天下午找到现在,都没有结果。望有心人帮忙留意一下,毕竟是3个孩子!”14清晨6时55分,家住雪峰的樊女士致信广元(微博)晚报微信公众号,希望能帮忙寻找一下12日下午从学校出走、疑似结伴到成都、至今失联的弟弟小勇(化名)和他的两位同班同学。 在警方、家长、媒体的合力寻找下,16日14时许,结伴出走3天多的三个中学生终于在家人的陪同下回到广元。他们究竟为何出走?孩子们的答案让人可笑又可气。 12日晚,3人在万达广场附近借用一三轮车夫的手机打电话给父母,称“要去成都耍几天”之后便匆匆挂断电话。家人回拨电话后迅速赶到万达广场附近,3人被家人远远望见,因害怕被家长“收拾”撒腿就跑,在雪峰某网吧逗留至次日凌晨4时许后,3人乘车前往老城。 此时,他们下定了去成都的决心,为凑够路费,13日上午3人在老城新华街以500元和200元的低价出售了其中两人的手机。然后又返回其中一人位于朝天区的家拿衣物,当晚在老城河边逗留后,乘“野的”前往成都。14日,3人入住成都火车北站附近的一家小区旅馆。 这三名孩子最终在成都被找到。 几天折腾下来,虽然身上的钱已所剩无几,但3人始终不愿与家人联系,直到被警察找到。 对于本次出走,3人表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想学成年人一样,凭自己的能力来去自如,没想到家人会这么担心,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 这个事情告诉了我们,孩子离家出走也好,沉默怄气也好,多半是因为家长那些看似微小的行为。这些家长难以重视的小行为,小情绪,却非常有可能成为孩子离家出走的诱因。 那么,万一孩子真的离家出走了,妈妈爸爸要怎么处理呢?最安全的办法是: 1. 冷静分析:从各种迹象,先判断孩子究竟是离家出走,还是只是偷偷临时跑出去玩。如果刚刚才责骂过孩子,那么离家出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2. 报警:在离家超过好几个小时没有音讯,或者亲戚朋友家孩子都不在,或者孩子在家写了“留言信”或短信时,一定要马上报警处理,千万不要耽搁。毕竟,如果孩子是去见网友,情况会更复杂,更麻烦。 3. 不要责骂:10岁以下孩子不会选择晚上离家出走,因为年龄较小,一般都比较怕黑,害怕,不会单独离家出走,孩子自己回来不要责骂,要告诉他家长很担心,外面不如家好吧,以后不要这样做。 4. 搁置一段时间再教育:10岁至13岁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离家出走不会马上回来,一般会选择住在比较近的最要好的同学家。只要家长知道孩子的下落,并和同学的家长取得了联系,那么家长也不要急着让他回来。都在气头上,回来只会矛盾激化。住两三天后,孩子自己就忘了。主动回来后,家长先向孩子承认不对的地方,孩子听后会耐心听你讲道理的。 没有孩子真心离家出走,更没有孩子不需要爸妈的爱护。 面对孩子的“不听话”“不上进”,做家长的一定不可言语责骂,更不可拳脚相加。毕竟,孩子在家里的欢笑声,才是“家”这个音乐厅中最美的旋律。 广元晚报全媒体记者 管寒冰 部分内容综合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