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功能布局与产业结构初探 天府新区规划与发展,应着力于两个布局和两个集聚,即:(一)功能完善布局与市政交通优化布局,(二)发展要素集聚及多元产业集聚。 新区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形成,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区三次产业结构 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为共同目标,集聚轻重工业、立体农业和现代商贸金融高科技服务业、房地产业、大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形成多元产业集群崛起的现代城市新区和现代城市人居生态区,处理好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聚合与辐射之关系,增强城市与区域综合竞争力。 1. 轻重工业: 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工业及下游产业,汽车制造及机械配套加工业,IT配套研发、制造和组装业,轻纺工业,食品精深加工业,农产品及饲料精深加工业等 2. 立体农业: 有机农业与绿色(粮、油等)农业,国际订单农业与集约化设施农业,农牧副渔多种经营业——蔬、果、茶、花、菇种植和鸟、禽、兽、渔、虫养殖基地以及农、副、土、特产加工业作坊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 3. 第三产业: 现代商贸、物流、大金融及高新科技服务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策划、规划服务业,传统文体娱乐服务业,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游乐、主题酒店等于一体的现代大旅游系列产业,养生、康复及老龄服务业“银发工程”等 二、不同功能版块及多个产业园区 从不同角度规划、布局:新区现代城市功能版块、现代市政交通网络和现代产业园区。 1. 六大功能版块: 中央商务区,中央政务区,中央文化区,城市生态人居区,城郊乡村生态区,集群产业园区 2. 七大产业园区: 车、机、重、化工业园区,新型能源工业园区,轻工、纺织、食品、饲料工业园区,电子信息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代大农业园区,现代城市服务业集中区,新区物流中心园区
三、新区产业与老区之比较 新区功能布局与产业集聚,是对老区的重构、补充、代偿、转型、升级、与优化。 老区功能布局很壅塞、很局促、欠优化和较紊乱。老区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老区的高新区选址、布局和产业设置缺乏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很快被高速扩张的城市建成区弥漫合围。老区扩张占用良田过多。 新区地域较老区广阔,建成区和产业区多可充分利用浅丘陵地带,给不同功能版块、多个产业园区之间预留生态空间和后规划、后发展空间,凭藉发达的市政交通网络(城市道路和轻轨为主)以强化版块、园区之间的时空联系,同时有机利用地下空间(新区不建地铁,而建地下停车场等),并且注重版块、园区之间的疏密有致的节奏感。 【注】本文为作者2011年6月7日应时任四川省委书记之约而撰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