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多则有关肉松的造谣视频在全国各社交平台大肆传播,造谣者在视频中通过水洗、火烧等方式,证明市面上一些面包、蛋糕中的肉松是用棉花做的。此类“造谣视频”给一些企业造成较大损失。11月底,“棉花肉松”造谣视频归于平静时,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特产“姚麻花”又遭到类似造谣视频袭扰。12月4日,“姚麻花”公司负责人姚仲秋告诉记者:蓬安食药监督管理局调查认定“姚麻花”肉松是合格产品,我们已向警方报案,并将依法对造谣者提起民事诉讼。
姚麻花是蓬安著名的旅游商品。
2017年11月28日,姚仲秋在网上看见一段视频:视频中一名妇女用水一边洗肉松一边说,蓬安下河街“姚麻花”的肉松,尽是棉花做的,这麻花是我们家×××的爷爷买的,你们千万莫买、千万莫吃。希望大家转发这个视频,让他卖不脱。该妇女多次强调:这是在蓬安下河街买的“姚麻花”,千万不要去买。
“姚麻花”是蓬安特产,确实位于蓬安周子古镇下河街。蓬安县食药局城北食药所干部蓝图等执法人员从网上看到“棉花肉松”视频后,立即赶到下河街“姚麻花”检查。“姚麻花”公司负责人姚仲秋当即向执法人员提供了该批肉松生产厂家资质和产品合格证明书。蓝图向记者介绍:调查表明,“姚麻花”使用的该批肉松是合格产品,网上所谓“棉花肉松”视频纯属造谣,“我们建议‘姚麻花’向公安机关报案。”
姚麻花品种齐全。
姚仲秋对“棉花肉松”视频义愤填膺。11月28日,姚仲秋立即向蓬安县公安局报案。
据悉,今年5月下旬,全国多个地方的网络上出现“棉花肉松”造谣视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省、市食药管理部门曾发文驳斥“棉花肉松”谣言,多名“棉花肉松”造谣者被处罚。例如,广东云浮女子拍摄并在网上发布“棉花肉松”虚假视频,被行政拘留7日;湖北荆门女子拍“棉花肉松”视频发朋友圈,被警方处罚;四川眉山女子拍摄“肉松是棉花”视频被拘留5日等。此后,“棉花肉松”造谣视频在网上沉寂下来。
下河街的姚麻花。
姚仲秋说,这名妇女造谣肯定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该谣言影响了“姚麻花”的形象和销售业绩,“我将依法对造谣者提起民事诉讼,追究她给我造成的名誉损失和经济损失。”
目前,蓬安警方正在侦办此案。(文 汪仁洪 摄影 邓四平)
相关链接:
“肉松是棉花做的?不可能!”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食事药闻”发布文章,驳斥“棉花肉松”这一谣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文辟谣。
该文章称,肉松和棉花的成分构成有很大区别:肉松的本质是一种肌肉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并且两者的口感差异大,造假几乎没可能:肉松松软,一吃就化;棉花表面看上去松软,但放入嘴里却嚼不烂。商家不可能造这么明显的假,一旦被发现就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此外,肉松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以点燃很正常,而且通过点燃可以很容易分辨肉松和棉花:由于是蛋白质,肉松燃烧的话一般会有一股焦糊味;而棉花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以直接点燃,但并不会有焦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