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崃岭鹤影

茶马古道金龟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2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羊坎脖 发表于 2021-10-11 20:33
你这是那里道听途说的哦,金龟山的庙子早就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或是文化大革命之前就毁的一干二净了,据70多 ...

代回复
金龟山凤巢寺的布局由汪玉林、唐在全、王正才提供。
其中
汪玉林:唐沟人,职业道士,1950年的儿童团长;唐在全:唐沟人,2017年调查时80岁;王正才:退休职工。早年住金龟山上,后搬迁到金龟山下。其弟王正环(已故)在凤巢寺庙址上建房肘,曾掘出记述曾光燨在翠屏书院讲学的石碑。

发表于 2021-10-12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龟凤朝寺布局
殿宇依山势坡度呈梯级而建,共分八个台层,两侧有配殿,东边是翠屏书院,四周有围墙。
第一台层为戏台,建在一座“石墓”的封土堆上,戏台面对寺前一道五开间的木制牌坊,牌坊前一根石桅杆,戏台与牌坊之间为观众看戏的空坝,约1000平米。
空坝与正殿间有一块巨石,上面镌刻:《金龟凤朝寺》之名;
第二层台为关羽殿,又称正殿。中坐关羽,左侧关兴站立,右侧有周仓伺从。殿东有门道通往翠屏阁;
第三层台为城隍殿,俗称十殿,泥塑阴曹地府像;
第四层台为东岳殿,共三层楼式建筑,底层泥塑高约一丈的东岳神像,二层供道士颂经,三层为凌霄殿、供奉道家鼻祖元始天尊(太上老君)木雕神像;
东岳殿东边为童子殿,泥塑送子观音像,左手牵童男,右手抱童女;
第五层台为大雄宝殿,俗称罗汉堂,泥塑释迦牟尼和十八罗汉。
第六层台为观音殿,泥塑观音、文殊、普贤菩萨像;
第七台层为弥勒佛殿,共三层楼式建筑,底层泥塑大肚弥勒佛像,任信众摩挲,据说小孩子摩后肚子不痛,俗称摩光殿。第二层供和尚颂经,第三层为藏经楼:
第八台层为:望乡台。为三层木结构的楼式建筑,总高度超过20米。第一层供奉太阳神,为木雕站像,头戴太阳冠,有背光,高约一丈,两旁是四大天王木雕像;第二层为经堂;第三层为阴间人望乡、思乡的地方,游人禁止进入。
第二层台至第七层台的东边是:翠屏书院。

发表于 2021-10-12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翠屏阁迁建凤朝寺过程
明《一统志》载:“翠屏阁,在临邛县白鹤山西岩寺左,汉胡安建。阁前山势峭立,如翠屏当前,为一州胜览,有宋陆游诗载艺文志。”
具体地点在今称的“仙人洞”侧,即:琴台大酒店仓库位置,内有洞窟约六个,其中一个窟深、宽各约4.5米,高约4米,疑为胡安授徒之所,现代人曾用作车库,但不知现况。
所形成的临邛八景之“翠阁秋荫”景观,在明万历时尚存。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因“邛州八景缺一”,将“古瓮亭”作“翠阁秋荫”代景观。约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翠屏阁”移至金龟凤巢寺东侧。
故成书于1923年的民国《邛崃县志》载:“金龟山有翠屏阁,(原)在(白鹤山)西崖。”

发表于 2021-10-12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光曦讲学翠屏书院
曾光曦:字礼蕃,故居在西街新牌坊西。清光绪二十九年会试二甲第18名,赐进士出身,排名在同榜的李鸿章(第138)之前,授翰林院庶吉士,钦点刑部主事,清末至民国初期历任湖南福安知县、武冈知州、四川盐源知县,成都尊经书院最后一位山长。
曾在刑部主事任内为父丁忧期间,主持鹤山书院;民国十七年(1929)起为母丁忧期间,因祖墓在凤巢寺旁的石子岗,于是在翠屏阁之处建:翠屏书院。
书院供奉孔子,另建有双字库。讲学期间从者数十人,二十世纪的川中军政要员多为其门生,如:张治和、张开阳,张代芳、杨家楨、段班级、罗泽洲,周进吾、杨听阶等。
此期间凤巢寺为典型的:儒、佛、道三教合一寺院。寺中和尚、尼姑,道士、道姑以及翠屏书院中的读书人,皆从同一道山门进出。
此现象在邛崍独一无二,就是在全国寺庙中也可能绝无仅有。现代人可从中揣测中西文化如何经过丝绸之路交流、碰撞,然后在此处产生出一座三教合一寺庙来的。
同时期,曾光曦在寺旁的“石子岗”祖坟茔中手植“洋槐树”三株,该墓地故名:洋槐树。墓地为凤巢寺赠送的庙产。
凤巢寺遗址后来改作耕地和民居,2000年前后,村民王正环在原“翠屏阁”处挖出一块石碑,上记曾光曦召集林贵庭等,共十余名文化名土在“翠屏阁”办学的史实。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