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人有三好,哪三好呢?跳广场舞、买黄金、买保健品。
近日,一篇报道讲述了一位成都73岁的老人的故事,他叫郭绍清。老人生前并没有留下什么遗言而让我们惊讶的是,他却留下了大半间屋子的保健品。尤为让我们震惊的是,郭大爷为了这些形形色色的保健品花光了家中13万元的拆迁赔偿费,还花掉了老伴捡垃圾多年积攒的4万余元。
除了花掉了大笔金钱之外,老人在生病时不是选择及时去医院看病就医而是到卖保健品的商铺准备拿药。
我们首先来说下,究竟老人疯狂购买到的保健品到底有没有治疗作用呢?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任何宣传有治疗作用的保健品都是耍流氓!
作为常识我们应该知道,保健品,是保健品食品的通俗说法。
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第3.1条将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所以在产品的宣传上,也不能出现有效率、成功率等相关的词语。
这件事深深刺痛了我的心。该怎么评价这件事呢?而另人惊讶的事情远不止这一件,通过搜索相关资料发现,这样的情况还真是屡见不鲜啊。
简单在网上一搜索这样的报道几乎每个月有一篇,可见老人买保健品上当的事情已经相当普遍了。有的人会说,其实骗子的伎俩如此拙劣,为什么老人就是看不出来呢?
你以为他们只是爱贪图小便宜而已吗?其实并非如此。
很多老人其实近乎疯狂的购买保健品一方面是希望自己身体好,不要拖累子女;另一方面,你没觉得销售保健品的销售员比你去你家的次数、比你给爸妈打电话的频率还多吗?要不然怎么会出现上述图片中的“老人被骗买保健品:觉得骗子比女儿亲 不肯报案”的事情呢。
对父母来说,他们在日渐变老,他们不需要我们有多大出息能够当多大官,他们就是想能多让我们在身边陪陪他们、多给他们打几个电话。
可恨的骗子榨干了老人的养老钱,留给老人的只有虚构的健康,实在可恶。下面给大家总结4招拆穿保健产品骗局。
第一招,有洗脑营销的。打着免费健康讲座的旗号,向老年人灌输歪曲的健康理念,虚构夸大他们的病情,诱惑老人买保健品和治疗仪器。
第二招,打着亲情口号营销的。营销人员一见面就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哄着老人高兴,其实看中的就是老人兜里的钱,让他们最后买了保健品。
第三招,故意让你体验营销的。拉着老人体验各种医疗器械,吹嘘疗效,忽悠老年人花钱。
第四招,有各种免费体检的。打着免费体检的幌子,在体检报告上做手脚,吓唬老人赶紧掏钱治病。
总之,除了上述4招识别骗局外,还是应该多陪伴老人,给他们稳定的情感交流与安全感。另外,多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带老人去体检;如果老人出现身体不舒服的情况,应该及时带老人去医院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