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地区位于四川西南部,它包括了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其面积达7万平方公里,人口600万,是我国西南最大的钢铁为主的重工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经济以重工业,林矿产业为主,能源消费构成较为单一,城市已水电消费为主,农村以燃烧柴草、煤炭为主。
地处横断山区的地形和湿润多雨的亚热带气候,决定了攀西地区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水电基地---“三江”水电基地,这些水电基地的电能多通过超高压电网输送到成渝、华东、华南等外地,本地消费很少。本地企业、居民能源消费主要由当地中小水电企业供给。攀西地区居民能源消费除水电外,就是太阳能,这里地处高原,空气洁净,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城市中几乎家家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洗浴。因而,水电、太阳能 成为城市居民两大主要能源消费,虽然这两种属于可再生、无污染的清洁能源,但这两种能源受季节、天气变化影响大。夏秋两季降水丰沛,供电足,冬春两季降水少,供电缺口大。晴天,太阳辐射强,水温升高快,阴天,太阳辐射弱,水温低。
西昌居民的电力消费,主要依靠西昌电力,西昌电力公司是一家水能发电的国有中型企业,,国有企业的垄断性,决定了它的堕性,在电费收取上,它不愿一家一户收取电费,建设小区时,它通过开发商把电售给物业,由物业加价后在卖给住户,便出现了电能最丰富的地区的电价高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怪事。
攀西地区的地质结构决定了它和滇西一样,不产天然气,此事已引起国家重视,引缅气入滇的天然气管道已通昆明,攀枝花已决定明年建设楚雄至攀枝花的天然气管道,西昌还没有规划管道建设。
攀西地区的能源消费要多样化,这方面的工作,攀枝花已走在西昌之前,西昌不能停滞不前,望有识之士出谋划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