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087|评论: 8

[群众呼声] 坚决反对岷江流域搞水电开发,坚决反对岷江流域中上游及沱江流域中上游搞冶金、化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6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次呼吁,坚决反对岷江流域搞水电开发,坚决反对岷江流域中上游及沱江流域中上游搞冶金、化工。

    本人绝非妄谈!根据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成都、德阳等部分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不够,四川岷江、沱江、嘉陵江、金沙江流域水质不达标。


    本人多次行走阿坝,发现野蛮排放、冶炼和岷江水电梯级开发比较严重。一直忧心忡忡。


      举例来说, 在理县去往孟屯河谷,本人就发现湖南的公司在搞有色金属冶炼(在网络上都不容易发现),有毒废水直接排入岷江流域直流进入杂谷脑河,流入岷江;阿坝铝厂所在地漩口就在紫平铺水库;阿坝金矿也比较多,还有很多非金属矿开发。成都的饮用水应该经过重金属检测。


      我们知道,铅铬镉锰锑等金属超标,对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影响极大,铝含量超标,对人体智力影响很大,也容易造成老年痴呆。再次严重呼吁,严禁岷江上游搞有色金属冶炼。

      阿坝的有色冶炼,可以布局到大渡河等流域,这就是本人倡导修建中国铁路旅游大干线(从若尔盖到香格里拉),甚至可以南北延至兰州、丽江。


     化工,就不说,虽然本人主张迁转让,但各级zf和无数水军严重反对。大项目不动,定时炸弹不除。这是成都黄金西门被房地产和相当部分买房客轻视的原因。糟蹋了城西数万亿休闲居住价值链(远超成都其他区域)。大大大大的得不偿失。


      水电开发,是本人担心的另一个大问题。岷江流域完全没有必要搞水电开发。保持岷江河流原生态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梯级开发,美丽的杂谷脑两岸高山石漠化加剧,生态恶化,动植物凋敝,原本美丽的米亚罗红叶,已大不如以前了。成都平原离沙尘暴不到100公里远了!


      岷江流域是中华民族始祖文化的源头,沱江上游将是成都东进的水“动脉”,为了4000万人的身体健康和成都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恳请省市政府严肃对待本人这样的建议!!!!恳请有识之士多方呼吁!!!!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7-12-26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电开发,是本人担心的另一个大问题。岷江流域完全没有必要搞水电开发。保持岷江河流原生态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梯级开发,美丽的杂谷脑两岸高山石漠化加剧,生态恶化,动植物凋敝,原本美丽的米亚罗红叶,已大不如以前了。成都平原离沙尘暴不到100公里远了!


      岷江流域是中华民族始祖文化的源头,沱江上游将是成都东进的水“动脉”,为了4000万人的身体健康和成都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恳请省市政府严肃对待本人这样的建议!!!!恳请有识之士多方呼吁!!!!

发表于 2017-12-26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最大的环境污染就在农村了。。。老百姓患病没有一个人不是癌的。。都是水土污染所致。

发表于 2017-12-26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反对,没有哪个水电项目是利大于弊的。对生态都是毁灭性的劫难。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权威意见:

重金属对人体的伤害常见的有
汞:食入后直接沉入肝脏,对大脑视力神经破坏极大。天然水每升水中含0.01毫克,就会强烈中毒。含有微量的汞饮用水,长期食用会引起蓄积性中毒。
铬:会造成四肢麻木,精神异常。

镉:导致高血压,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破坏骨钙,引起肾功能失调。

铅:是重金属污染中毒性较大的一种,一但进入人体很难排除。直接伤害人的脑细胞,特别是胎儿的神经板,可造成先天大脑沟回浅,智力低下;对老年人造成痴呆、脑死亡等。

钴:能对皮肤有放射性损伤。

钒:伤人的心、肺,导致胆固醇代谢异常。

锑:与砷能使银手饰变成砖红色,对皮肤有放射性损伤。铊:会使人得多发性神经炎。

锰:超量时会使人甲状腺机能亢进。

锡:与铅是古代巨毒药‘鸩’中的重要成分,入腹后凝固成块,使人至死

锌:过量时会得锌热病。

铁:是在人体内对氧化有催化作用,但铁过量时会损伤细胞的基本成分,如脂眆酸、蛋白质、核酸等;导致其他微量元素失衡,特别是钙、镁的需求量。

    这些重金属中任何一种都能引起人的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神经错乱、关节疼痛、结石、癌症(如肝癌、胃癌、肠癌、膀胱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及乌脚病和畸形儿)等;,建议平常注意饮食,不然一旦在体内沉淀会给身体带来很多危害。简言之,伤五脏,损神经,降智力,催目盲,致身癌,祸子孙。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权威意见:

重金属对人体的伤害常见的有
汞:食入后直接沉入肝脏,对大脑视力神经破坏极大。天然水每升水中含0.01毫克,就会强烈中毒。含有微量的汞饮用水,长期食用会引起蓄积性中毒。
铬:会造成四肢麻木,精神异常。

镉:导致高血压,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破坏骨钙,引起肾功能失调。

铅:是重金属污染中毒性较大的一种,一但进入人体很难排除。直接伤害人的脑细胞,特别是胎儿的神经板,可造成先天大脑沟回浅,智力低下;对老年人造成痴呆、脑死亡等。

钴:能对皮肤有放射性损伤。

钒:伤人的心、肺,导致胆固醇代谢异常。

锑:与砷能使银手饰变成砖红色,对皮肤有放射性损伤。铊:会使人得多发性神经炎。

锰:超量时会使人甲状腺机能亢进。

锡:与铅是古代巨毒药‘鸩’中的重要成分,入腹后凝固成块,使人至死

锌:过量时会得锌热病。

铁:是在人体内对氧化有催化作用,但铁过量时会损伤细胞的基本成分,如脂眆酸、蛋白质、核酸等;导致其他微量元素失衡,特别是钙、镁的需求量。

    这些重金属中任何一种都能引起人的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神经错乱、关节疼痛、结石、癌症(如肝癌、胃癌、肠癌、膀胱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及乌脚病和畸形儿)等;,建议平常注意饮食,不然一旦在体内沉淀会给身体带来很多危害。简言之,伤五脏,损神经,降智力,催目盲,致身癌,祸子孙。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篇博文:





岷江上游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3-04-15 15:37 专业分类:水利工程 浏览数:1012



1岷江上游水电站开发现状
岷江上游指岷江流域都江堰以上区域,干流河长约340km,大多处于峡谷地段,水流湍急,自然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年总径流量153.5亿m3,水能资源蕴藏量约800万kW,可开发水能蕴藏量395万kW,其中干流水能资源蕴藏量428万kW,可开发容量263万kW,主要集中在汶川至都江堰江段。
岷江上游干流规划了7级开发。岷江干流总装机262.48万kW,已建成的有紫坪铺装机容量 76万kW,鱼嘴0.153万kW,映秀湾13.5万kW,太平驿26万kW,沙坝40万kW,福堂36万kW,金龙潭18万kW,姜射坝9.6万kW,铜钟4.95万kW。还有一些在建和准备建设的水电站,如燕儿岩6.6万kW,飞虹桥12万kW,天龙湖18万kW,五星堡15.7万kW等。
电力紧缺引发了新一轮的电力建设大潮,致使四川水电开发达到了一个高峰期,各大企业一哄而上,并以无调节能力的径流式电站居多,这不仅无法缓解当前的缺电状况,而且还会进一步恶化我省电网的结构。而且不少开发单位水土保持意识差,发展理念陈旧,急功近利,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了岷江上游环境的恶化。
2 岷江上游水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2.1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在水电站运行过程中,水库巨大的蓄水体积增加了水压,在巨大水压作用下岩石裂隙和断裂面产生润滑作用,使岩层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被破坏,从而诱发水土流失。库岸已存在的不稳定土体,因库水作用会产生浸润和托浮作用,加之电站运行中, 会在库岸形成一定范围的水位涨落带, 频繁改变水文地质条件,从而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
岷江上游汶川到茂县一带是变质岩出露区,地层破碎,历史上曾因修公路使路面越来越松垮,好不容易才把公路沿线的塌方、滑坡勉强治住,现在又大量开挖,制造新的地质灾害。由于岷江水电的开发方式多为梯级开发或隧洞引水发电,原来丰沛的地表水流在水电开发地段变成了地下暗流,使得岷江的多处河段趋于干涸。工地所在河道两岸的山体由于开挖变得破碎,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大量弃渣倾倒在河道内,导致河道变窄,泄洪能力大为削弱[1]。例如金龙潭水电站建设的时候,一大片弃渣场紧靠村民的住房,而这里以前是一片河滩地,足有几十亩。从金龙潭电站开建后,这片河滩地就变成了渣场。这使村民很担忧,如果发生洪水,必将阻碍行洪,他们这里将会变成汪洋。
2.2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电工程的兴建对水质也有影响。在水电站建成后,原来流动的水静止以后会经过很多物理化学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会严重污染水库和下游的河流。如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水库截流营养物质,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物累积,水质恶化等[2]。
各级电站及水库的修建对水温及水表面蒸发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从水库放出来的水和正常的河水温度相比,夏天低,冬天高,这样的水从水库放出后不但会影响天然河水正常的温度变化,而且影响水里的溶解氧含量,会对水里的生物产生不利影响[3]。水库蓄水后增加了水体的表面面积,大量的水被蒸发掉,增加了水资源的损失,使岷江生态环境恶化。  
2.3对沿江生态景观的影响
岷江是我省重要的生产生活水源区,又是著名的旅游资源和人文历史景观富集的黄金旅游走廊。但是梯级电站群的建立,改变了岷江上游径流的天然属性,尤其是在枯水季节,径流分配上的人工影响突出。由于岷江上游水电站多数调节能力很低,人工引水造成沿江河段江水消失,河床裸露,完全失去大江大河的奔腾气势,而呈现了人工割裂的破碎情景,成为成都至九寨沟旅游热线上最难堪的景象,给四川旅游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渔子溪是横穿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岷江一级支流。在这里可以看到,原本水量丰沛的河流,当其流经下游两个引水电站时,水量减少一大半。曾经一段时间,该河段几乎断流,河床干涸,巨石突兀,很难想像这是一条流经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河流。
2.4对水生生物系统的影响
整个岷江上游被多达10个电站截断,又缺乏大型水库的缓冲, 对水生动植物造成严重的影响,原生水生环境遭到破坏。曾有专家说:河流上只要有一个水电站,就可能对生活在岷江河流的野生保护鱼类造成巨大影响!由于水电站阻断了河水的流向和水量,致使下游河道断流改变了物种的生存条件,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减缓了水流速度,削弱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加重了水质污染程度;抬高或降低了河床和河水水位。据调查,岷江上游的鱼类已经从上世纪50年代的40种下降到如今的16种,国家二级保护鱼类虎嘉鱼已经在汶川河段消失10多年了。
水电站在运行期由于水库的形成,水环境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流速减缓、溶解氧降低、泥沙淤积等,使江河鱼类不宜在其中生存。岷江出现过数段干涸无水的河道,人们无奈地把这一现象称之为“脱水”。在脱水江段,鱼的种类和数量与脱水程度和冲沙水流密切相关[4]。据对岷江上游的鱼类生存调查情况来看,脱水段的上段,因枯水期断流,因此在枯水期基本无鱼类生存;中段因河道中有细流,因此仍有少许鱼类;下段则呈河状,原生江河鱼类基本存在。岷江上游鱼类多为定居鱼类,但为了寻找最佳索食场、繁殖场和越冬场,它们随着季节的变化要进行洄游,然而电站闸坝的兴建将阻隔这些活动,使闸坝上下游鱼类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2.5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水库建成后,库区周边往往是杂草丛生,这为许多传染疾病的昆虫提供了滋生的有利场所,同时兴建水库造成库区人口迁移,土地、古迹、矿藏等的淹没,以及工矿企业、公路、电力、通讯等线路的改建,这都会影响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3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1)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等制度,充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做好水电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健全监督管理制度,让当地的百姓融入到环境保护中,做到环境保护的全民性。在水电开发和环境保护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做到开发与环保并举。
(2)做好移民安置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要落实移民安置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验收的环境管理制度,必须将移民安置工作纳入到环境管理中。在移民安置工作中切实做到土地资源、人口与生态环境三者的平衡,解决好移民中荒地开垦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保证移民的收入能够同当地的经济发展相一致,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会因移民的大量涌入、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陷入死循环;要改变观念、完善政策、提高标准,使移民摆脱长期贫困、移而不稳的状况,真正做到“移得出、稳得住、逐步致富”。
(3)让公众积极参与到水坝建设的监督与环境保护中。水坝建设单位在建设前要征求受影响人群、单位和专家意见。公众更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与当地相关部门商讨,提出水坝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可行性意见;要建立和完善意见收集机制,如通过网站、微博等平台向公众收集意见;也可采用信息公示、现场走访调查、发放调查表等形式进行,并将意见及时反馈给工程建设部门。
(4)对于正处于规划中的电站,设定一个最低生态流量,以满足沿河流域生物和人类的最低用水需求。对于已建成或正在修建的水电站,可以制定或适当改变水库的运行规则,禁止将全部天然径流截流为发电流量,必须合理调节水资源的分配,以满足生态环境的用水需求。
4 结论
当我们在大力开发水能资源时,绝不能忘记岷江上游乃至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敏感区,在这一区域进行水电开发建设,必须考虑到水电开发对周边地质、水环境、生态景观、水生生物以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解决建设和使用期可能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
只要正确处理好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水电开发的同时坚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就一定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发表于 2018-1-12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过路过,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发表于 2018-3-14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去松潘、九寨沟的路上,你会看见岷江变成一根巨大的水管。岷江,早已支离破碎。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