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24|评论: 1

一个把心留住的地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30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踏上开往云龙的班车,入坐靠窗的位置,售票妹儿问我哪儿下车,我递过钱回到:蔡家大瓦房下车,安静的轿厢,顿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那时的蔡家大瓦房气派得很······”,“几百年的老房子······”,“那年遭火烧,县里头来了几辆打火车都没的法·····”。他们勾起我对老家蔡家大瓦房的怀念,就无遐顾及他们的言谈,无心欣赏窗外景色,让飞驰的班车带我穿越时空。
    1703年“湖广填川”,一位66岁刚毅老人,名讳蔡廷荫,怀揣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福荫后裔的信念,以一根扁担,爬山涉水1100公里(这是现在的里程数,古蜀道崎曲险峻,实际里程一定多得多),携家从湖南省新化县辛桑镇马蹄塘来到简阳市云龙镇。从此,他们成为四川“开拓者”,新化蔡氏四川简阳繁衍源。
      第三代的蔡大经公不负众望,打造起远近闻名的深庭大院----蔡家大瓦房。大院地处沟龙寺西部三里双土地下,简阳东部30公里,上有高庙子,下有马鞍山,前有礼帽山,笔架山(又名尖尖山),坐落尤如太师椅的油坊梁子,常年绿荫环绕,风光秀丽,传说一所谓得道真人,观其地形地貌感叹到:这是出达官名人的标配风水地。
      记忆中的深庭大院占地两千多平米,系木质青瓦结构,形体错落别致,气势宏伟,内部装典古色古香,富丽堂皇。有一座祠堂(我们叫老堂屋)丶几十间厢房丶六个大小厅房丶三个天井丶一个正门丶两个朝门丶若干牲畜圈舍。其窗棂雕花,门栋字画,樑壁绘景,井池石刻,青石铺地,防洪排汚系统完善,房前修建一堰塘,堰塘前面是开扩田野。在那只能手工打造的年代里,不知凝聚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
这确实是一个富有之家,从家谱上看,家中那几十年与官府富壕没有交集,在短时间里挣下若大家业实属不易。应与先祖智慧勤劳有关,与当时四川人烟希少,“划地为域,指手为界”,可能也有些关系。
      我是廷荫公第十一世孙,出生不在大院,因为族人实在太多,无法集居在一起,父母便学许多族人那样搬出来了,在大院徬边建起一座土坯房。但我的童年少年与大院息息关联,因为它巷子多,房间复杂,地面平坦,作躲猫儿丶打巷战丶滚铁环等游戏会让你很过瘾。因为它族人多,在厅房或院坝,不论老少围坐一起任你谈天说地,说长道短。因为它墙壁上的绘画故事能影响你一生。因为它一百多号人都是本家,在那食物匮乏的日子里,吃到新鲜菜(炒素菜)的概率要高些,让你很有种奢侈感和陶醉感的。
车到目的地,下车沿着熟悉的道路步行200米,回到魂牵梦绕的大院,这里不再有古色古香的深庭大院,只残存经苍伤岁月打磨的几间厢房丶小朝门和青石地面。听父辈讲在“土改”时,堂屋和厅房被划为公房,父亲当过小地方官,但改变不了被扭曲的权属,八十年代后期撤除了,不久又遭遇火灾。
    好在一九九八年,在老堂屋原址又重新耸立一“蔡氏祠堂”,它依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从祠堂铭文上看:有联系,无派遣,自愿奉资,155户,金额十几元到一万三千元不等。祠堂周围还散落五六家族人,绝大部分都随“城镇化建设”入城或高就异地。
我的家族,从河南上蔡到浙江杭州,到江西吉安,到湖南新化,到四川简阳几千年来,经历无数兴衰,起起浮浮,但蔡氏基因却根深蒂固完整存留,如今族人枝繁叶茂,星罗棋布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7-12-31 12:2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