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一年到头的血汗钱要不回 心伤透了!作为政府部门你有什么理由指责讨薪民工找你“扯卵筋”?
广安论坛 谢歌说事
这个闷得慌的瘪言不发是睡不着觉的。本帖“谢歌说事”以“四川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的名义向涉及到的有关部门发出呼声。细心的网友们会发现本坛已有多位网民多帖曝料农民工工资被拖欠,讨薪投诉无门,引发與论关注。据报道,人社部办公厅前不久印发《治欠保支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要求进一步畅通农民工欠薪举报投诉渠道,对举报投诉和检查中发现的欠薪问题,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在法定期限内快办快结,做到欠薪案件限时清零。
谢歌说事关注到,该计划指出,要以解决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为重点,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健全源头预防、动态监管、失信惩戒相结合的制度保障体系,用三年左右时间,形成制度完备、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治理格局,实现被欠薪农民工比重逐年下降,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该计划还要求,全面推行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督促用人单位与招用的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职工名册。在工程建设领域,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立劳动计酬手册。2017年底前,实名制管理覆盖40%以上在建工程项目,2018年底前覆盖率达到70%,到2019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要求要完善工资支付监控机制。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优势,对辖区内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实行日常监管,对出现工资支付困难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饮服务以及涉及化解过剩产能的企业,实行重点监控,积极探索建立欠薪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置欠薪隐患。此外,计划还包括推行工资保证金制度,建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加大对欠薪违法行为的信用惩戒力度,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等内容。
每到岁末年初,农民工被欠薪问题会在一些地方抬头,“治欠保支”成为各地政府部门年底的一项重要任务。纵观诸多关于讨薪案例,你会发现,施工方拖欠农民工工资,理由多为“工程未验收、工程款未结清”,其实这个理由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从表面上看,“工程未验收”与农民工被欠薪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即工程未验收导致工程款未结清,施工方没有钱支付农民工工资。其实,这二者并无直接关系。因为,施工方与农民工之间是一种劳资关系或者劳务合同,既然农民工已经干完活了,就应该领取劳动报酬。即使“工程未验收”是实情,也不能作为拖欠工资的理由。如果施工方以“工程未验收”作为欠薪理由,且有关方面又认可这种理由,就等于把工程建设方、施工方的责任转嫁到无辜的农民工身上。而且,由于解决“工程未验收”问题比较复杂,工资会被拖欠很长时间。所以,我们绝不能认可或支持这种欠薪理由。
那么,到底是哪些行业、是什么人在刻意拖欠农民工的工资?
建筑领域仍是欠薪“高发区”。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主要是一些劳务公司或者包工头。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大型企业因“三角债”故意欠薪。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大型建筑公司拖欠工资,有时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被迫欠薪,有时也会因为“三角债”故意拖欠。比如一些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拖欠工程款时,有的大企业为了让地方政府及时补上款项,故意不给农民工发放工资,以此给地方政府施加压力,造成最终的受害者便只能是农民工了,因此,农民工往往处于劣势,这个群体属典型的弱势群体,有的农民工因为被逼无奈之下反应过激因投诉频遭“踢皮球”之后挺而走险,最终被当成了“维稳”对象,真是哑巴吃黄连。
如今,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劣势的农民工群体假如说在干活之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强烈要求与用工企业签订正式合同按月支付工资则没有活干,也更是行不通的,这就为干活后讨薪留下隐患。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工资按月支付、工资保证金制度等很多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解决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规章制度,但不少规章制度根本就不能落实到位。关于有关支付和保障农民工工资的法律法规和红头文件名目繁多而且是年年发,但却仍然难以根治顽症。早在2004年有关部门联合下发的《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就规定,按照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按月支付工资。此后多个规章都要求落实按月足额支付工资规定。但在建筑行业仍然是很多工资都是项目结束或者春节前一次性结算。
我们不禁要问一问了。为什么有关政策法规到了农民工这里就那么难以落实到位?
据多方了解,建筑工程大多是项目制,一般项目完成后公司才会拿到全部工程款,所以很多劳务公司或者建筑公司往往不会按月给农民工发放工资。同时,也有一些企业故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将项目建设中的风险转嫁给农民工。因此,我们要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实际上是在用农民工工资垫付了一部分工程资金。
要做到按月支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职工名册是重要前提。可是目前,很多农民工和建筑企业之间没有正式的劳动关系。农民工在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时经常缺乏有效证据。
那么,劳动合同为何难签订?很多农民工说没有听说过还有个什么合同需要签订,这说明有关部门的宣传工作并不到位,同时此现象更是在农民工中已成习惯。如今,在建筑市场呈现出“人多活少”和“僧多粥少”的实际情况,如果农民工强烈要求按月支付工资、签合同,很可能就没有活干,或者说已经不好找活路。
因此,我们认为,由于政府部门的监管缺失等多种原因,个别企业不交保证金,或者打折交。即便全额交了,有的企业还因连续欠薪,出现工资保证金不够偿还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因此,相关行政部门应当在督促检查企业是否签订合同、是否按月支付、是否交纳保证金等方面履职并下功夫才是。对不执行相关规定的企业进行上限处罚,让签订工作合同成为常态,应通过制度安排从根本上防范农民工欠薪问题的出现,真真切切将心比心涉身处地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放在心上,这才是传说中的接地气的群众利益无小事。
实在是不太明白,农民工辛辛苦苦干活的血汗钱竟会遭遇到“踢皮球”?包工头耍赖了难道当地政府就可以置若罔闻?就可以置农民工的疾苦于不顾、不闻不问?那这个社会的农民工还能去哪里才能找到一个说理的地方?按照有关法律难道说当地政府不可以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让耍赖的包工头“提头来见”、来面对农民工?包工头或许有其自身的苦衷或是有关部门拖欠了款项但无论怎么说农民工拿不到干活的钱他们只能找政府,这不同于民间的个人之间的借贷关系,包工头拖欠农民工的工钱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全国各地因此而上访的农民工网上搜索结果一大把,曾经有阆中市委书记“打伞哥”蒋建平正是因为农民工讨薪事件不但不帮助农民工伸张正义反而弱智脑残到公判农民工后经與论干预后纪委介入一查竟发现其贪污腐败达8000万之众,在举国谴责的公判事件发生后的三个月内即丢官入狱。所以说很多时候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不是“刁民”太多而是政府部门不作为所致,到后来发生农民工讨薪了集会了再动用公权力大力维稳,如果都如此这个社会哪里还有公平正义可言呢?年关季节,这些农民工他们能找谁去诉求?如果我们的政府以各种理由置农民工的疾苦于不顾,那才是农民工心中永远的伤痛。所以,我们希望当地政府能够本着将心比心的态度从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真实务实地体现出对底层百姓的温暖,让孤立无助的农民工拿到血汗钱开开心心过好年。同时,我们还认为,讨薪农民工能够到论坛上来发帖投诉而未有其他方式就已经很理性并给当地政府面子了。倘若遇讨薪都采取法院起诉的方式我相信没有一个农民工伤的起。所以,政府特别是劳动监察部门应有所作为,过去曾经发生过温总理帮助农民工讨要工资,总不可能到过年了又要李总理去为他们讨要工资吧?你觉得这样真的好吗?。
支招:针对建筑工程结算周期长等问题,应该强制建筑公司或者劳务公司通过技术手段做好工程量计算,为工资按月结算打基础。为进一步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属地监管责任,应通过行政考核加强监管,地方政府应提高重视程度并督促各部门落实责任,而决不能走过场。此外,还应加快推广一些地区的试点经验和典型做法。加快推广劳动用工实名制、农民工工资周薪制、跨省农民工欠薪联动机制、法律绿色通道、拖欠工资“黑名单”等做法和经验。
谢歌点评: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因此,传说中的有关部门应加大工作力度,可令人沮丧的是,在一些地方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部分行业特别是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工资问题仍较突出,一些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不同程度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严重侵害了农民工合法权益,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极大的影响了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呼吁政府应当为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提供真真切切的法治保障。
试问:都快过年了,一年到头的血汗钱都要不回,心伤透了,作为政府部门你有什么理由指责讨薪民工找你“扯卵筋”?
本坛庄重承诺:从今以后,凡对涉及到农民工讨薪帖文一律标题套红置顶高亮曝光
-----------------------
拥抱自由、独立思想、热点时评、“谢歌说事”,以卑微的“闲言碎语”换社会点滴之改变,以发瘪言的形式演绎麻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