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井,一座流淌着乡愁的千年古镇 摄影界的一个朋友告诉我,现在的古镇打造,其实是在消灭古镇,破坏古镇,千镇一面,充斥着浮躁和虚假,乡愁没有了,宁静没有了。我告诉这位朋友秘密,到邛崃火井去,它保留了古镇的风貌,那里有他追求的乡愁。火井场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原汁原味的古镇。幸好它没有被打造,如果打造,它也与其他古镇一样了。 火井镇,历史悠久,隋代设县,著名星象家袁天罡曾经在这里当过县令,这里是世界第一个使用天然气的地方,出了被称为女状元的黄崇嘏。它处在邛崃的西部深山中。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沉淀,形成了火井的独特的文化风貌和人文景观。我几年前专门到火井,拍了三个场期。近千张照片。火井场给我的感觉,好像脱离了其他场镇的发展轨迹,停滞了。凝固了。火井场顺着一条小河修建,这条河,叫盐井溪,它形成一条街,叫河北街。这条街古味很浓,明清建筑较多,卷帘门很少,大部分还是铺板子,铺板子很有些年陈,岁月把本色的木板染成了成了焦黄色,晚上可以听关一块块铺板子的啪啪的声音,乡愁浓郁。古街上有非常有特色的古建筑海屋和陈氏旧居。盐井溪溪水清澈,怪石嶙峋,流水淙淙,绿树掩映。两边的民居,高高低低,上上下下,错错落落,套用唐代杜荀鹤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诗句,真有点“君到火井见,人家尽枕河”意境。 其实。火井的乡愁还不只是古建筑上,主要在他的人文上。火井的周边是深山老林。我小时候听说,以前,很多人在山中终老一生。他们到过的最大的城市就是火井。现在这里的老人还流行穿四个兜的青年服,老人缠黑白孝帕子极为常见。叶子烟,在其他乡镇已经少见了,老人们都赶时髦,整纸烟了。而这里的老人却拗起一根长长的烟杆,抽叶子烟,他们说,叶子烟整起有劲,于是,火井形成了独特的叶子烟交易市场。这里经常发现在卖一些奇奇怪怪的我叫不出名字的家具和农具、这里背娃娃,热天用背篼,冬天用长长的单被子。我觉得比现在的背娃娃的用具更合理。我在河北街追踪拍摄。那些赶场的老人,他们的服装,他们的步履,他们的眼神,他们的摆龙门阵的声调,他们在露天摊子上的吃饭的神态,无不使我回到上世纪中叶的感觉。这就是乡愁。 很多人不知道,像火井这样保存这样现对完好的古镇已经不多了。它是我拍人文照片的摄影天堂。我真的希望火井能总结其它古镇的经验,不要大拆大建,大动干戈,可以小修小补,修旧如旧。保留一点人们记忆的乡愁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