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姑娘今天去了一个文化底蕴厚重 美丽又神秘的地方找到了一位咱们回家创业的成功人士
探求了他的致富经
现在银耳姑娘就和老乡们一起 听听他的创业故事
他是通江县兴隆乡人,今年47岁。1998年通过承包该村流水养鱼场,他曾因创新采用流水养鱼法被授予“国家星火科技带头人”的荣 誉称号。随着外出打工潮的兴起,他先后到山东、北京、湖北等地从事房地产行业,积累了发展资金。
回乡创业示范园就是他投资创建的,规划发展了生态农业、休闲渔业、“三李”文化产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等项目。
对于回乡创业的致富经验赵志刚可是毫无保留的讲给了银耳姑娘哦——
赵志刚说:“我在外面看到其它地方的农村充分利用山水林地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而且能富民增收。老家有独特的自然山水,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我就萌动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2016年3月,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创业激情,在通江县委政府的关心下,在水产渔政部门的指导下,回到家乡动工修建占地100亩的通江县兴隆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引进美国奥本大学全球独家专利,采用池塘高效低碳循环流水养鱼技术,并于当年7月投产。
开创了川东北池塘高效循环流水养鱼的新纪元,并被中国水产网独家报道、获2017年巴中市“双创竞赛”优胜奖。
赵志刚还告诉银耳姑娘,“这个鱼池时常有游客前来钓鱼,一个月仅休闲垂钓就能收入3万多元,大批量的鱼进入周边城市,100亩鱼塘养鱼一年收入50万元左右。”
银耳姑娘还碰到了
渔池村村民杜天才,他说自己的妻子李明珍去年9月就开始在产业园区务工,砍柴、栽茶、锄地……
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在家门口上班多好,以后再也不找政府的麻烦了。 赵志刚认为投资建设家乡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他立志要改变家乡过去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杂乱无章的居住环境。不仅通过流转土地发展产业带动村民们脱贫致富,还主动带头改变脏乱差的生活环境,修建了4个化粪池,安装400多米排污管,修建垃圾收纳池,现在村里闻不见臭气,看不见脏物,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赵志刚通过流转土地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规划修建以“三李文化”为核心的三李故里牌坊、游客接待中心、接旨亭、翰林归养别院、三李文化广场、4公里创业路、接旨路、翰林袍等景点,实现回乡创业示范园“有山有水有文化、有产有业有景点”的宏伟蓝图。
银耳姑娘听了赵志刚的致富故事,心潮澎湃,好想自己也去创业呢,有没有想和银耳姑娘一起合作的?
再晒一些图片和想回家创业的成功人士一起饱饱眼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