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上午,成都市召开市监察委员会成立,成都市检察院的反贪、反渎、职务犯罪预防处、侦查指挥中心办公室等部门80名人员,转隶至市监察委员会,与市纪委合署办公。至此,四川省21个市州监察委员会全部挂牌成立。与四川一样,最近,全国各地监察委员会组建挂牌的消息频繁见诸媒体。 随着各地监察委员会的陆续组建并挂牌运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行进到全面深入开展的“快车道”。党的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对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认真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探索形成高效顺畅的监察工作运行机制,实现执纪审查与依法调查有效统一,加强监察机关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的工作衔接,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这也是与党的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提出的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把惩治基层腐败同扫黑除恶结合起来,坚决查处涉黑“保护伞”。紧盯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大集中整治和督查督办力度,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的有机结合。 特别是基层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围绕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和使用发生的,解决广大基层这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必须聚焦重点问题、解决重点问题,同时抓早抓小抓苗头,严守纪律和规矩,加强对基层从事公职的干部廉洁履职的监督为抓手。严肃查处职级小但影响较大、金额小但性质恶劣、事情小但反映强烈的小官、小事,让基层和群众感受到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力度和成效,特别是严肃查处基层村干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要对基层干部行使权力实现全覆盖,就是对基层行使公权干部的从严监管。 在以前纪委系统管的是党员,有部分从事公职的人员监督不到,监察部门属于政府内设机构,对一些不在公职队伍内,但行使公权力的人员难以监管。改革后就要实现了全覆盖,有效避免监察“盲区”存在。实行监察体制全覆盖后,将过去并不在监察范围之内的村民委员会也纳入监察范围,人大、政协、医院、学校等从事公共事务的人员也一并都纳入。通过做实基层监委会的监察权,加强对基层从事公职人员监督,使全面从严治党、强化监察监督覆盖到“最后一公里”,也打通了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监察工作合力,确保监察改革取得党和人民满意的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