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02|评论: 0

[龙门阵] 那些似曾相识的场景,是幻觉记忆,还是平行时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6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你在某个场景,做某些事,你有没有一瞬间觉得这场景,这些事似曾相识,就好像以前发生过似的。这是为什么呢?是平行时空?其实,这关系到一个专业术语“记忆痕迹”。

记忆痕迹是否存在,是认知科学与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记忆痕迹理论的观点是记忆痕迹即是心理表征。随着行为主义方法论的盛行,人们开始质疑记忆痕迹的存在。然而,从哲学溯源、逻辑空间构造以及神经实体三个层面进行的哲学论证,却能支持记忆痕迹存在的观点,并能应对记忆痕迹存在的质疑。上海大学哲学系曹青春在汉斯出版社《心理学进展》期刊中,一篇名为《记忆痕迹问题研究》的论文里指出,记忆痕迹的存在性,主要体现为:第一,记忆痕迹具有因果作用的性质;第二,记忆痕迹保留意向内容不变;第三,记忆痕迹结构上同构于记忆事件。

记忆痕迹主要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追溯。亚里士多德对记忆痕迹存在进行了第一个哲学论证,其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记忆》中,亚里士多德最早明确记忆痕迹,他的记忆思想也自成体系,为后来记忆思想的持续性研究提供某种哲学思辨的范式。

记忆痕迹是记忆吗?亚里士多德、罗素都认为提取记忆痕迹需要伴随适当的认知状态,比如发生在过去的某种信念。斯宾诺莎、洛克、休谟都认为伴随记忆痕迹的东西是某种情感状态,比如一种感受或某种情感的持续。莱布尼兹和康德则认为记忆痕迹的提取需要伴随一个二阶表征或一种统觉,只有具有自我指示认知能力的有机体才有情景记忆。很明显,他们的论证都支持记忆痕迹就是记忆的观点。

记忆痕迹作为心理学关注的对象,很多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痕迹存在。动物学家理查德·西蒙提出了与记忆痕迹同义的“记忆印痕”概念,从生物学层面为记忆痕迹的实体讨论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后来的神经科学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记忆痕迹的结构及其定位问题,罗素等人因受印痕思想的启发而分别就记忆痕迹进行了相关的论述。西蒙的印痕思想不仅在生物学层面有巨大影响,同时也辐射到哲学和神经科学上,因此他的印痕思想成为20世纪后期很有影响的观念。但随着行为主义方法论的出现与发展,记忆痕迹变得不受欢迎。2014年,Brigard认为,不要只关注记忆痕迹的生物学和物理学意义,Lashley在《寻找记忆印记》一文中公开宣布神经系统的任何地方都没有记忆痕迹的独立位置。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