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342|评论: 0

[转帖] 一句“尼玛”就给班主任撤了 凭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30 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阎兆伟 于 2018/1/29 5:07:2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现在的人活得都挺累,压力也大,偶尔发发牢骚也在所难免。此时,对发牢骚的人最需要的是关注、关心,交流、减压,不应该依靠自身“强大”,采取打压、压制的“暴力”手段来让人闭嘴……

5a6e3aa116ca5.jpg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安徽颍上县一中一名教师因在学校微信群里发言时夹带了“尼玛”二字,被校方定性为“公开辱骂学校,严重违反师德师风要求”而遭到全校通报批评。

    这位“说脏话”而“严重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在学校微信群里是这样说的,“工资越来越少,物价越来越高,我滴孩来,各种扣,尼玛,老师够可怜的了,还各种扣。”

    学校微信群,估计是以学校教职员工为主的“内部圈子”。一个有家有孩的年轻老师本来工资就不高,再扣除各种“险”和各种“金”之后,养家糊口的确压力不小。在这种情况下,在圈子里发发牢骚,也属于正常。

    如果校领导发现有教师发牢骚,在圈子里解释一下,体谅和同情年轻教师的困难,再勾画一下学校“美好蓝图”,让年轻教师看到希望。这样会达到什么效果?

    就是年轻教师再“务实”,也会感谢领导的关怀,也会感悟到领导和群众是一条心,这无疑会对打造“和谐教职工队伍”有所帮助。

5a6e3ae104400.jpg

    然而,颍上县第一中学校领导不是这样处理问题,而是在网络语言“尼玛”上做文章,把其定性为“脏字”,并给这位发牢骚的名叫林仁波老师扣上“严重违反师德师风”帽子,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并取消班主任资格的处理。

    那么,“尼玛”到底是不是脏字?

    尼玛,是网络用词,词义是一种极为委婉的表达轻微怒气的语气词,现在多为口头禅或者玩笑词。它与脏字和脏话之类毫无沾边。

    如果校领导把“尼玛”,当成谐音或者同音“你妈”,属于误读,还有情可原。当读懂后,再把对那位教师的处理意见给撤了,对年轻教师安抚一番,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的选择,也能体现出校领导宽容大度,做教师工作细致认真。

    如果校领导明知“尼玛”的网络词义,非要把它往“你妈”上扯,非要给老师扣上“严重违反师德师风”一个“罪名”,那就是意识问题了。起码给人留下作风简单粗暴、霸道,听不得不同意见,唯我独尊,非常浮躁等印象……

    然而,事情并非像笔者想象得那么简单!

    颍上县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记者介绍,经其向颍上一中的一名副校长了解,“林仁波老师的问题不是单一的,他多次在学校微信群里讲话过激,比较粗鲁,以前也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年级主任找他谈过话,但是没有什么改变,这次社保的政策不是针对他一个人,所有教师都是一样的。他对这个政策不满,在群里再次讲脏话,学校这次结合他长期的表现,作出了这个决定。”

    看来,学校林仁波的处理不完全在“尼玛”上,这只是个由头、导火索。学校对林仁波老师的处理,最关键是他经常在微信圈中发牢骚。

    一个人爱发牢骚,顶多属于个人的缺点和毛病。而且,还要看人家是在哪儿发牢骚……

    林仁波老师是在学校同事圈里说说真实感受、发发牢骚有何大不了的?用得着给他扣上“传播负能量”的帽子吗?用得着给他戴上“严重违反师德师风”那样大的一顶帽子吗?

5a6e3b71dba0f.jpg

    也许,学校对林仁波处理之后,学校微信圈子再也没人敢讲真心话了,再也没人敢发牢骚了。那样就好了吗?

    等着瞧,该学校微信群再也没人敢讲真心话了,再也没人敢发牢骚了……久而久之,该学校微信群不变成道路以目的“鬼圈子”那才怪呢!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