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8269|评论: 125

[四川手机报] 3岁以下幼儿超355万谁来带?代表:纳入学前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1 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面二孩后谁来带孩子成难题!幼儿园不收3岁以下婴幼儿,有些妈妈被迫辞职、有些老人因带娃生病…四川3岁以下婴幼儿已超355.23万人,为历年来最高值省人大代表、省妇联主席吴旭开出“药方”:将托幼服务纳入学前教育,或探索公办社区托育网点。尽快构建四川省0- 3岁婴幼儿公共托育服务体系。



●调查

超两成妈妈被迫辞职

六成家庭希望有专业托育


省妇联对成都、绵阳、广元等10个市州5000多个家庭的调查显示:


>>全省95%以上的0-3岁婴幼儿由家庭成员进行照顾,婴幼儿家庭照护负担导致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偏低、女性工作和育儿难以平衡以及祖辈生活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

>>在已生育一孩的家庭中,有60.7%是由于孩子无人照料而不再生育;

>>81.13%的妈妈表示因为照顾3岁以下的婴幼儿而严重影响了工作,其中有22.88%被迫中断或辞职;

>>67.2%的老人表示因为看护孩子造成身体健康的问题,特别是照顾过“一孩”的祖辈不愿再照顾“二孩”的比例在上升,他们更希望将孩子送往专业的托育机构




●现状:公立托幼机构入托率仅为2.9%


0-3岁婴幼儿在四川各类公立托幼机构的入托率仅为2.9%,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50%的比例,也大大低于天津(14.71%)、上海(11.8%)等国内其他地区。商业化运作的托育服务虽大量涌现,但存在收费昂贵、缺乏监管等诸多问题。



●建议:亟需构建公共托育服务体系

0到3岁的婴幼儿托育怎么办?基于大量走访和调研,吴旭开出了多个“药方”,首当其冲的就是,建议由教育、卫计委等部门联手牵头,针对0-3岁婴幼儿公共托育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尽快制定适应四川省城市发展和人口布局的托育服务发展规划,推动0-3岁公共托育法规政策的制定。


建议1:2至3岁儿童托幼服务纳入学前教育规划

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统筹推进落实。鼓励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根据自己的容纳能力,开办托班,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鼓励集团化幼儿园和早教中心,创办托儿所,实现托幼一体化,满足公共托育服务的需求。


建议2:建立公办性社区婴幼儿托育网点

建议探索“社区化、就近化”的托育服务模式,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建立公办性社区婴幼儿托育网点,采用公建民营模式,即政府提供场地、支持硬件建设,通过购买服务模式引入专业服务机构承接项目的运营管理,开展小规模的托育服务、婴幼儿照看服务。


建议3:鼓励企业自办或者合办托育机构

  建议研究出台鼓励企业自办或者合办托育机构的激励政策,将开展婴幼儿托育服务的成本纳入企业成本,享受税收优惠;地方政府可成立托育专项基金用于发放托育津贴以及支持有条件的园区、楼宇、企业开展托育服务。


试点:幼儿托育的“四川方案”

  解决0到3岁婴幼儿托育问题,其实,四川也在积极试点。


  案例一:早在2015年由国家卫计委确定为试点单位的成都市青羊区卫计委,于当年8月启动实施0~3岁科学育儿试点工作,本着“全面部署、组建队伍、制订规范、试点先行、专家指导、健全完善、扎实推进”的总体原则,将科学育儿工作纳入到托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


  根据四川省首个由政府投资建设的社区公益早教基地公布的数据,从2008年启动免费公益早教试点以来,持续8年为区域内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0~3岁婴幼儿家庭免费提供近6万人次早教课程和亲子活动。贴心服务获得点赞。


  案例二:2013年由教育部确定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区的宜宾市翠屏区,确定了“政府主导、社区组织、幼儿园搭台、早教机构唱戏”的思路,构建了区早教服务中心-幼儿园亲子中心-民办早教机构三级服务网络,初步探索出婴幼儿全日制集中教养模式、公办园的亲子教育和公(民)办早教机构等多种模式。




延伸

教育专家熊丙奇:为“幼有所育”立法的时机到了

  教育专家熊丙奇提到,从2010年起,我国为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推出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6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77.4%,提前实现了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的目标。但是要实现“幼有所育”,还必须啃硬骨头。


  熊丙奇提出,首先,0-3岁托幼教育乱象纷呈。目前,0到3岁的托育,没有明确的监管体系,基本处在谁办谁管,最终大家都不管的状态。社会的早教机构多实行工商注册,而工商部门很难对早教机构提供的保育服务进行专业的监管。其次,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不足,缺乏长远规划,幼师缺口巨大。


要全面做到“幼有所育”,针对学前教育的“短板”问题,需要加快制定学前教育法,明确政府的投入责任,明确幼儿教师的待遇标准,并理顺对托幼机构、幼儿园的监管体系。如此,方能做到“幼有所育”,让幼儿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令家长对托幼机构、幼儿园放心、满意。


  2016年初,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对学前教育立法做出回应称,已完成学前教育法专家建议稿。学前教育法经过近20年的调研、讨论一直没能出台,但现在应该时机成熟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0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2-1 09:3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只是二孩的第一个问题。以后还有教育、医疗、就业等等问题。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2-1 09:58
支持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2-1 10:05
这个见义很好,尽快落实。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2-1 10:20
支持

发表于 2018-2-1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人为本——二孩做为国策,应该有一系列配套的政策落地。

发表于 2018-2-1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要带孩子的负担重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2-1 10:28
娃娃太小放到幼儿园,不管纳不纳入学前教育规划,对小孩或多或少都是一种心灵隐形的一种伤害,终归还是教学体制辅助服务不够完善。某些国外教学规划是一个家庭有小孩需要照顾的话一定是年轻家长亲自照顾,父母中的其中一个可以在家带小孩,还可以领国家补助,根本没有经济压力。结论还是祖国必须要强大才行,很多教学体制才能不断完善。现在真是有小孩的家庭真是时间和金钱安排不过,上班把孩子送幼儿园,还没到下班时间幼儿园已经放学了,所以只有在上班的时间出去把孩子先接到带到上班的地方再打下班卡,说起都是泪呀,这样来回不仅是时间的浪费还对上班的造成影响,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拉。孩子是自己的,但也是在为国家培养未来是吧?!所以建议相关部门也考虑一下上班族上下班时间及幼儿园上放学的时间的机制,谋求一个平衡点便于娃娃的接送。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2-1 10:29
不说二孩,就是一个孩子都难到了年轻的夫妇!上不了班!经济就成了大问题!有的父母亲有能力带孙子还好,没有父母的帮助,大部分人哭都哭不出来!请求有关部门重点关注一下这个大问题!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2-1 10:38
真不错支持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2-1 10:41
免费还可考虑一下、为了响应国家号召5O岁的我也争取再生一个哈哈哈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2-1 10:41
免费还可考虑一下、为了响应国家号召5O岁的我也争取再生一个哈哈哈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2-1 10:42
国民的福利实在差。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2-1 10:51
纳入学前教育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人大这个主意出得真好.干嘛不从出生就纳入教育呢?以后我们的接班人全部是神童身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2-1 10:51
十分支持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2-1 10:52
婆家不带,娘家不带,我现在逼迫喝稀饭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2-1 10:58
强烈支持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2-1 10:59
天天说,难以实施,苦等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2-1 11:01
这只是二孩的第一个问题。以后还有教育、医疗、就业等等问题。支持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8-2-1 11:02
我就是辞职在家带娃的妈妈,家里双方父母都没有空帮忙照顾,可不是只有自己在家带,现在娃爸爸一个人挣钱供我们一家,压力真的有点大。但是如果请人带既不放心还得付工资给别人,想想还是自己带的好。长时间不去上班感觉有点脱节了。哎~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