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触叩听”工作法助推“微腐败”治理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今年以来,成都市新都区交通运输局聚焦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准确运用“视、触、叩、听”四诊工作法,找准病根、标本兼治,将治理“微腐败”工作持续推进。
“视诊”——内外结合,传导高压态势。在公交出租车LED灯箱投放反腐公益广告、办公场所摆放展板、公路桥梁张贴标语、车站散发传单等多方式进行倡廉宣传,营造“微腐败”人人知晓、人人喊打的外部氛围。同时,执纪部门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加大执纪力度,实时通报各种“微腐败”违纪案件,让治理“微腐败”的高压态势看得见。 宣 传 造 势 “触诊”——主动亮权,厘清腐败源头。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及时“红脸出汗”“咬耳扯袖”,防止小问题造成大影响。对发现的问题认真调查仔细分析,不仅浅部“触诊”摸清腐败情况,同时深部“触诊”抓住腐败根源,预防为主,标本兼治。 执 纪 检 查 “叩疹”——失责必问,根治腐败病灶。对于腐败问题,一是做到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二是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坚决实“两个责任”,发现一个,根治一个,警醒一片,坚决减存量、重点遏增量,让反“微腐败”的警钟长鸣。 信 访 材 料 “听诊”——发动群众,监督易腐人群。一是正确使用“听诊器”,打通来信、来访、来电、网站、微博、微信6大举报平台,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二是杜绝“隔衣听诊”,通过开展坝坝会、面对面交流座谈等活动,深入群众了解实情,重点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取群众在“微腐败”专项治理活动中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成都市新都区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