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55|评论: 9

[原创] 天下第一神奇古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下第一神奇古渡
——双流擦耳岩古渡


一、古渡神奇之处:
一根绳,一只船,一把橹,不用人撑船划桨,没有任何机器动力,借江水流动之力,在宽阔湍急的岷江上,驾船摆渡了一千六百多年,直到大桥建成。

二、驾船摆渡的方法原理:
筰索吊船,借力驾船。

三、古渡的三大文化价值:
1、独特的驾船摆渡方法原理;2、最早首创我国利用大自然河水流动之力为人类服务,独创用于驾船摆渡;3、创造驾船摆渡零动力成本记录。

四、古渡是岷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擦耳岩渡是在极不易驾船摆渡的岷江恶劣河流环境中,遵循自然,利用自然,探索发明的独特驾船方法和摆渡原理,化不利为有利,借河水流动之力,驾大船,摆大渡,以同样原理开汽车渡,船工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一千六百多年来,经过多少代船工的代代传承,擦耳岩古渡凝聚着代代岷江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智慧结晶。
擦耳岩古渡也包含了擦耳岩人的无尽辛酸,擦耳岩河口是不宜驾船摆渡的,但这里是崇州大邑去成都最近的河道口,有急事请求开船过河的人多,擦耳岩人善良,耐不住请求,于是开船,但最后不是被恶浪打翻,葬身河里,就是被激流冲到下游,半天上不来。一千六百多年来,擦耳岩人为此不知葬身河里多少人。探索发明擦耳岩驾船摆渡,实在是擦耳岩人的无奈之举。
擦耳岩古渡是古代人民的劳动成果,是古渡文化史上的奇葩,是天府之国的古渡文化宝贝,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早利用河水流动之力的首创,更为用于驾船摆渡的独创,自然为我国最早利用大自然河水流动为人类服务的新记录。


五、古蜀天府文化著名五津标志地:
擦耳岩古渡是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的大江五津中,唯一有佐证的涉头津。擦耳岩古渡是中国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的五津之一涉头津,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使这首诗扬名天下,全世界的华人都知晓的著名诗句。而擦耳岩古渡是当前唯一能佐证的古蜀天府五津文化标志地。

六、与擦耳岩古渡有关的古代文献和古诗:
1、东晋常璩《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载:其大江,自湔堰下至犍为有五津:始曰白华津;二曰万里津;三曰江首津;四曰涉头津,刘璋时,召东州民居此,改曰东州头;五曰江南津。入犍为有汉安桥、玉津、东沮津。
经考证,“刘璋时,召东州民居此”的注解,正是涉头津是擦耳岩古渡的有力佐证。
2、初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五津是都江堰至新津的岷江金马河上五个古老渡口,是古蜀天府地域的交通标志地,非常有名。擦耳岩渡是成都去崇州最近的岷江渡口,杜少府若是走近路的话,他应该是走擦耳岩过渡去崇州的。
3、南宋陆游《自江源过双流不宿径行之成都》:
断筰飘飘挂渡头,临江立马唤渔舟。少城已破繁华梦,老境聊寻汗漫游。斜日驿门双堠立,早霜风叶一林秋。诗材满路无人取,准拟归骖到处留。
南宋时,陆游在崇州做官,他最清楚,走双流擦耳岩过河,是去成都最近的路,他的“断筰飘飘挂渡头,临江立马唤渔舟”,正是对擦耳岩渡船和岷江河的真实描写:竹篾绳从河上游飘荡下来,栓挂着渡船头;他来到江边,停住马,江面很宽,渡船在对岸,看上去像渔舟一样,他不得不呼唤对岸的渡船。
陆游是描写和记载擦耳岩古渡的第一人,但他只看到了“筰索吊船”的表象,却没有挖掘出“借力驾船”的核心所在。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8-2-2 11:4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W~J@OY}U@9U8BJQXUK}LYYD.png
 楼主| 发表于 2018-2-2 12:2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168032622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2-2 14:1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既是涉头津是擦耳岩古渡的佐证,也是擦耳岩古渡在东晋时就已经存在的佐证,常璩是崇州三江镇人,他经常从擦耳岩过渡去成都,因此,他最清楚擦耳岩古渡的情况,所以,他专门对涉头津作了注解。

 楼主| 发表于 2018-2-2 14:1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擦耳岩古渡既是擦耳岩的历史文化所在,也擦耳岩的根、魂所在。没有了擦耳岩渡,擦耳岩街就死了。擦耳岩街镇是因古渡而生,而兴,而亡的。擦耳岩街镇,根本上就是一座古渡口镇,为古渡服务的街镇。
       尽管目前擦耳岩古渡不存在了,但它只是作为交通功能的丧失而不存在,作为双流擦耳岩的历史文化,作为天府的古渡文化,作为中国的天下第一神奇古渡文化,它总有一天会重新存在的,擦耳岩街,作为古渡口镇,也会重新兴旺繁荣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2-3 09:3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擦耳岩街镇是因古渡而生,而兴,而衰的。
作为天府之国的古渡文化。

 楼主| 发表于 2018-2-3 09:4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擦耳岩古渡和擦耳岩廊桥,都是擦耳岩的历史文化宝贝,也是双流,成都,四川的历史文化宝贝。

 楼主| 发表于 2018-2-3 09:4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我可以给大家讲讲。蒋剑康 13281816511

 楼主| 发表于 2018-2-3 12:0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对擦耳岩古渡历史文化的十五个提问思考:
1、        为什么说擦耳岩古渡是天下第一神奇古渡,它在我国及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2、为什么说擦耳岩古渡很神奇,它的神奇表现在哪些方面?
3、你知道,擦耳岩古渡是如何驾船摆渡的吗,它是怎样探索发明的,它的方法和原理是怎样的?
4、擦耳岩古渡的三大文化价值是什么?在我国古渡文化史上的地位如何?
5、为什么说,擦耳岩古渡是最早首创我国利用大自然河水流动之力为人类服务的?它比同样利用河水流动之力的筒车(即河边水转车,现多为旅游景点打造的水车)早多少年(早600多年)?
6、为什么说,擦耳岩古渡独创利用大自然河水流动之力用于驾船摆渡的创造,应记入人类利用自然的独特智慧一页?
7、为什么说擦耳岩古渡没有动力成本?创造了我国驾船摆渡零动力成本的极佳记录。
8、为什么说擦耳岩古渡是岷江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智慧结晶?
9、擦耳岩人为什么要驾船摆渡?其中有什么辛酸和难言之处?探索中有哪些难点,是一次完成,还是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才探索成功?
10、为什么说擦耳岩古渡是擦耳岩街镇的生命、灵魂?
11、为什么说擦耳岩古渡具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是怎样查证的?
12、为什么说,常璩《华阳国志》中的涉头津就是擦耳岩古渡?
13、为什么说陆游是擦耳岩古渡的第一记载人,他是怎样描写记载古渡的?
14、为什么说擦耳岩古渡是古蜀天府著名五津地域标志?是天府文化五津标志?
15、你能憧憬,擦耳岩《天下第一神奇古渡》和初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将是擦耳岩的未来发展所在,将会使擦耳岩闻名世界,扬名天下吗?
  以上思考题,愿与大家共同探讨。因为,我也是擦耳岩人。  蒋剑康 2018.2.3

 楼主| 发表于 2018-2-3 12:2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擦耳岩古渡利用河水流动之力驾船,比我国祖先发明的水车还早六百多年。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