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晚会上,蔡明那句“颜值越高,责任越大”的台词把颜值推向了新境界。此前,英国刊物《经济学人》曾指出,权力属于颜值更高的领导人。在80后90后成为社会主力军的当代,人们渐渐发现:颜值高的男人或者女人,无论在职场,还是在社交场以及婚恋战场上,都比颜值低的人更加如鱼得水。所以,追求提高颜值,也就成了当今时代的一个热门话题。
那么,有没有提高颜值的有效方法呢?这当然是有的。若用古人的话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可以提高颜值。而且,这一真理被古今诸多专家学者所推崇和点赞。
读书可以改变容颜
这是极具影响的台湾已故著名女作家三毛的原话:读书多了,颜容自然会改变。许多时候,你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会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读书可变换骨相
这是清末重臣曾国藩的观点:“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人的长相,是由骨相决定的。骨相基础不好,颜值肯定不可能太高。但是,曾国藩提出读书可以改变骨相,可谓解除了诸多“天生丑陋”者的后顾之忧。当然,前提是要勤于读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当然不属于哪位古人专利,而是诸多文人的共识。
其一,晋•陶渊明,这句话出自他的一首七律诗:
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
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细雨朦胧小石桥,春风荡漾小竹筏。
夜无明月花独舞,腹有诗书气自华。
其二,宋•苏东坡,这句话,出自他的一首七律《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其三:明•李时珍的故事
传说在李时珍的家乡,有一位庸医,不学无术,却假装斯文,购买了许多医书,以此炫耀自己。有一年,梅雨季节刚过,庸医便命家人将藏书搬到院子里晒,他自己洋洋自得,倒背着手踱方步。
这时正巧被李时珍看见。李时珍一时兴起,便解开衣襟,袒胸露腹,躺在书架子旁边,也优哉游哉地晒起来。庸医一见,莫名其妙,惊道:“你这是做什么?”李时珍回答:“我也在晒书呀!”庸医问:“你的书在哪里呢?”李时珍拍拍自己的肚皮,笑着说:“我的书都装在肚子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评价一个人有无知识,不在于他的书架上摆有多少书,而在于他的腹内“装”有多少书。
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代真宗皇帝赵恒的《劝学诗》,可谓把读书的好处推向极致。原诗如下: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可以不美丽,一定要有才
我还读到一篇《你可以不美丽,但一定要有才》的短文。作者李剑红在公共汽车上听一对母女的对话。
女儿对妈妈抱怨自己长得不漂亮,将来可能找不到好工作,她问母亲为了将来的发展,愿不愿意花钱把她变 成“人造美女”。谁知,妈妈对女儿说:“你可以不美丽,但一定要有才”。
因为母亲认为,“现代社会是竞争社会,无论你是谁,首先要有立足之本,不只凭脸蛋的漂亮就能行得通的。即使当演员,如果没有好的演技,只靠一张漂亮的脸蛋也不能长久。妈妈不会把你变成人造美女,妈妈只想告诉你,你一定要靠真才实学来吃饭。你可以不美丽,没人笑话你,但你如果没有才华,无法立足于这个社会,才会真正被人看不起……知识就是力量,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这位母亲的话说得好。颜值,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读书多了,内在充实,反映到外在上,当然容貌会有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