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是目前很多人无法回避的问题。但如果“上纲上线”,认为乏力就是气虚,出汗就是阴虚或者气虚,或者失眠多梦就是气虚或者血虚,想当然地选择中药进补,很可能违反了中药的药性规律,造成越补越虚。
误区二:非药物疗法“百无禁忌”? 任何事物都应该“适可而止”。即使是绿色、自然的非药物疗法,如果作用无限扩大,也会产生副作用。比如拔罐疗法,通过利用空气负压造成机体局部充血,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但其本身是有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如操作不当就会造成正气损害,或因为过度拔罐造成皮下硬结、皮肤严重淤青,甚至坏死、留疤。针刺和艾灸都是作用于经络的传统疗法。不过,中医对健康的基本认识是“气血和”、“阴阳和”,而这种状态并不能通过简单地敲打经络就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中医认为,气血有其生、长、化、收、藏的时宜,不仅体现在四季中,在一天中也同样体现,若不合时宜地激发气血的运行就如同该睡觉的时候运动,会打乱气血的“作息时间”从而对机体造成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