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掀“钙”头——如何选用补钙药物 如果说美国是车轮上的,那么中国是舌尖上的,但是讲究美味的中国人却面临着营养不均衡的难题。据中国营养学会学会的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钙的摄入量只是需求量的50%(普通人要求摄入量约800mg/日,而摄入量约400mg/日),仍有9亿人普遍缺钙,3.2亿人严重缺钙。 缺钙我就一顿猛补,鸡蛋、牛奶什么有营养一顿招呼! 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建立一个科学营养的膳食结构是最好的补钙的方式,在生活中最容易、最方便的补钙的食物除了牛奶(100g牛奶的含钙量大约就有120mg,而且钙吸收很高,可达到70%以上)还有海产品和绿叶蔬菜。而对于确实摄入明显不足、有吸收障碍的特殊人群(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可以也应当服用钙剂来进行额外的补充。 钙剂怎么选? 为提高国人的身体素质,善良的商家们简直操碎了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的补钙品种就有200多种,不仅品种繁多,价格更是天差地远。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今天就讲讲常用钙补充药品的选用。(药品就是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Z/S/J+数字”的那种哦~)。 补钙的重点在药品的钙含量和吸收情况。目前的补钙药品主要分为无机钙(比如碳酸钙)和有机钙(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在钙含量上,无机钙在钙含量上远远大于有机钙;在吸收上,由于影响因素较多,所有二者并没有显著差异,吸收率都在30%左右,此外,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D的补充方式更是简单——健康成年人每天享受15分钟日光浴即可;在安全性上,无机钙在体内主要通过胃酸形成钙离子,然后吸收(要消耗胃酸,所以一次最多吸收200~300mg钙),而有机钙可以单刀直入,直接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