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走了两年半了。起初,盼望母亲进入我的梦里,再嘱咐我一些家里家外的事。可是母亲总是寂然无声,不理睬我一样。中秋后,听弟弟说给他托梦:要棉衣……弟弟电话里哭泣似的转述,几乎令我泛起淡淡的嫉妒:难道母亲就喜欢她老幺?也难怪,为了救活瘦小多病的幺儿子,母亲在捂得严严实实的床铺上,整整抱了他半年多……不是亲娘,谁受得了这份罪?
说母亲偏爱谁,那是笑话。她不幸的童年经历,让她特别疼爱自己九个孩子,而且特有抗灾难打击的毅力!
她不到两岁,就遭遇其失怙,其母亲另嫁他人的苦难。她只有去外婆家生活到出嫁年龄。她曾经不经意地念叨:“我那苦命的爹,不知在陕西活下来没有……我那娘硬是被族长嫁出去了,几次去她家,没见过有个笑面,一定苦在心里的……”每每说道家里贫难熬的话题,她多不以为然地插话:“人,只要活着,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有两只手、两只脚,再苦也活得下来!”语气是那么的坚定有力,令我们精神了不少。
灾难总是接二连三打击瘦弱的母亲……
在她四十四岁时,父亲就离她而去了,丢下未成年的六个儿女,让她独自担起养育的责任。四十九年中,母亲艰难备尝,却始终把子女们偎在身边,没有寒暑的劳作,终于将儿女都抬举到兴家立业。为了送老幺上大学,她老人家开荒种杂粮,一年收获绿豆就卖与国家九十多斤,惊动了一乡干部群众!
母亲告诫我们,人只跟自己争,莫跟他人争,要忍得让得。集体做活的年月也好,分田承包也罢,母亲从与与队里老老少少争吵。她常对我们说:“与人争强斗狠,不如忍忍等天爷看……”
母亲靠子女赡养时,尽管自己也不太宽裕,但是总爱接济邻里中熟悉孤儿寡母,时时去他们家走一走,看看一看,鼓励她们别泄气,要好好活下来。后来,被我们接进城来一段,她总不喜欢城市生活,如小孩一样央求:让我回去吧……我们十分惋惜地顺从了母亲的意见。
上前年的暑假,家里来电说母亲突然病重!我们急忙赶回老家,见我们回到床前,面目十分平静安详。我们带上了医生和护士,给她供氧施救,她起初并未拒接抢救,一会就奋力扯掉氧气管。弟兄姊妹面面相觑,都望着我表态。我痛苦地哽咽:听妈妈的吧,不折腾她老人家,让她平静地走吧……
转眼快到三周年了!不知母亲在那边是否改变了消费观念?是否还总是替我们考虑这考虑那?有钱就尽量花销,照顾好自己吧!年关我们都会遥寄大红包给那边的你。遥祝母亲在天国尽享极乐,永绝苦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