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再过两天就开始放春节大假了,莫说我吓你我就是想吓你,如果你们想要好好生生、踏踏实实、安安全全的过个年,那今天这一份《背时娃儿餐饮周边安全手册》,各位家长些,都要好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哦!
为啥子说 " 餐饮周边安全 " 呢 ? 因为我们今天讲的不是小朋友的食品卫生、食品安全问题,是讲的跟吃相关的工具、或者行为习惯安全。
这是今年 1 月 22 日,我院收治的一名从贵州辗转送过来的男娃儿,筷子插进喉咙 10.5 厘米!据说是 10 岁的小朋友拿起筷子跑,一不小心摔一跤,哦豁!经多科会诊做了 2 个小时的急诊手术,才把筷子顺利取出来。喜得好,娃娃总体情况恢复的不错。 所以家长们啊,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两根竹子签签啊,千万不要再让娃儿拿起筷子跑、拿起打闹了啊!今天我们把这些图片放出来,家长们一定要先给娃儿看看,这是最好的警示震慑教育哦! 除了筷子,还有下面这两类东西,也不要让娃娃拿起跑,拿起打闹,因为都很危险: 1、勺子(尤其是金属的)、餐刀、餐叉。 2 、塑料硬质吸管。(不倒拐的那种) But,如果真的不幸遇到……我是说如果……应该咋办? 一句话,赶紧送医院。 在送医院之前,千万不要自行把已经插入小朋友身体的异物扯出来,因为无论是筷子、刀具还是餐叉,插入身体后已经触及了血管、神经,如果私自将异物 " 野蛮 " 取出,那对身体可能产生二次伤害,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哎,当父母的都有这个感受吧,口欲期的娃儿都像饿死鬼投的胎,真的啥子都要往嘴巴头塞!管他吃得吃不得,都想告一哈是啥子味道! 我们医院这些年收治的小朋友,有吞小汽车的,吞笔盖的,吞扣子的、吞塑料片片儿的、吞玻璃珠珠儿的、吞镙丝帽帽的……
1、被鱼刺卡到了喝醋? 你想想放一根鱼刺泡在醋坛子里多久它才会软化,你喝再多醋,除了耽误时间,啥子用都没得! 2、用手抠、架势咳嗽? 如果异物位于口咽部比较浅的部位还有可能咳出来,如果已经到咽喉、食道, 你省点力气嘛! 3、吞点饭菜梗下去? 绝对不行!!!这样只会让异物越掉越深,并且经过挤压可能导致食管穿孔,继发感染形成颈 / 胸部脓肿,更有甚者,累及大血管致大出血,神仙都救不回来! 吞食异物、或者吃东西卡到的正确处理办法 禁饮禁食、去医院表述痛感做检查 ① 首先要禁饮、禁食!记到,禁饮就是一口水都不要喝,禁食就是一口稀饭都不要吞。一方面是避免食物挟裹异物可能对食道、胃肠等造成二次伤害,另一方面也是为可能需要的全麻手术做好准备。 ②速度去最近的正规医院。 ③尽量引导娃娃,清楚、正确的告诉医生刺痛感(针刺感)最明显的部位在哪里,帮助医生初步定位异物,如果是奶娃儿还不会说话,唔,直接走下一步。 ④在医生的建议下,做喉镜或颈胸部 CT,必要时做胃镜探查,或者全麻下行硬质食道镜检查。
春节那几天,大人胡吃海喝,自然也对娃儿放得比较宽松,平时不让吃的零食屋头随便摆起吃,大家要注意这里也有一个安全隐患,那就是食品干燥剂。不少娃儿吃完零食,都喜欢玩干燥剂那个小包包。 食品干燥剂最常用的有四种:石灰干燥剂、硅胶干燥剂、蒙脱石干燥剂、氯化钙干燥剂、 现在的石灰干燥剂已经使用的很少了,大多被更安全的硅胶干燥剂替代,但还是有一些厂商为了节约成本使用石灰干燥剂。石灰干燥剂的成分是氧化钙 CaO,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放出大量的热。 如果将石灰和水混合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如盖了盖子的饮料瓶,石灰和水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让水沸腾,继而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导致密封的瓶子内气压骤增,引起爆炸。爆炸之后,滚烫的水,加上水里浓度很高的强碱氢氧化钙,喷到孩子的脸上或眼睛中会造成烫伤及更严重的后果。这就是为什么石灰干燥剂包装上,除了不能食用以外,还有不可浸水的标记。 最近几年因为把石灰干燥剂加到瓶子里导致爆炸的事件不止一次。水会变热,会冒泡,小朋友会觉得很好耍,不少小朋友就是使用密封的小瓶子装进了石灰干燥剂,结果导致爆炸。
哎,今天摆了这么多吓人的龙门阵,其实目的就是只有一个,防患于未然,希望各位家长从以上的事例吸取教训,更负责些,更警醒些,让孩子的成长之路更安全顺畅些。 尤其是爸爸妈妈,坐在桌子上敬酒喝酒斗酒的时候,记得 qio 一眼你的娃儿在爪子;打麻将斗地主的时候,记得瞟一眼你的娃儿在爪子; 看电视吃瓜子冲壳子的时候,记得看一眼你的娃儿在爪子;唱卡拉 OK 抢话筒的时候,记得睖一眼你的娃儿在爪子。有时候就这么一眼,就这么一瞬间,喜忧两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