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现存词作有六百多首,风格多变,除了抒发壮志难酬爱国之情的豪迈之词,也有细腻清新之作。
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词是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用清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妙的乡村图景,明月清风,鸣蝉蛙声,点点星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活泼美好的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其中描写上饶黄沙岭的词大约有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本词。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风景优美。这首词写的就是夏夜黄沙岭的景象。
上片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在幽静中写出了动感,曹操《短歌行》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说法与此类似,鹊因月明惊飞不定,从一枝跳到另一枝树。两句话写出了夏夜既安静又有声音、有活动的景象。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蛙声似乎在预报丰年,稻花的香味也说明了这一景象。这两句话透露出词人欣喜之情,可见词人挂念民众生活的大爱。
下片的开头显得非常新奇,用了一组对仗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不是满天繁星,不是阵雨密雨,显得轻松清幽,这与上片的景象是和谐统一的。然后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两句话是说,这社庙旁边的茅店,我本来是知道的,来过的,可是不大认识,转过小桥后忽然找到了想起来了,写出了一种旧地重来,恍然惊喜的感觉。
这首词的题材内容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不假雕饰,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我们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