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00|评论: 1

[转帖] 1500 万成都户籍人口 300 万成都花甲老人 —— 养老产业大蛋糕 香饽饽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3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img.jpg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占成都户籍人口的两成以上,在成都居住着近300万老年人。


  如何让这些老年人老有所养,是成都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那么未来,在成都我们怎么来养老呢?


  加快建设养老设施,让老年人有幸福感更有获得感


  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成都按照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要求,在各个社区陆续建成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低偿或者有偿的服务。


  据成都市民政局局长张孝军透露,目前城市社区建成日间照料中心1478个,在农村社区建成日间照料中心936个,建成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50个,建设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9家。


  这些数字的背后,正是成都加快建设养老设施的工作成果。去年以来,开展的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对养老设施进行安全改造,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加快养老设施建设方面,成都还为老年人推出了不少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


  1、高龄津贴


  目前8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可领取不低于50元的高龄津贴;


  9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可领取不低于200元的高龄津贴;


  10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可领取不低于500元的高龄津贴。


  2、基本养老服务补贴


  60岁以上经济困难老人还将享受到政府每年给予500元的基本养老服务补贴;


  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人每月将获得200~600元不等的护理补贴。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老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浴、助洁等多种居家服务。


  未来养老产业还要“三步走”,医养结合被列在重要位置


  对此,张孝军透露了一项重要工作——成都将养老服务业发展与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绘就的蓝图结合,提出了“三步走”。


  1、计划到2020年,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2、到2035年,按照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要求,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制度更加完善,实现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契合,全面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到本世纪中叶,按照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的要求,全面完善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所有老年人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在“三步走”战略中,医养结合被列在重要位置。


  市社科院社会学与法制研究所所长王健表示,医养结合是未来养老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成都医养结合机构已有26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基本医疗协作关系达到64%。


  “首先,政府要鼓励发展具有医疗许可和养老许可的养老院,条件不成熟的养老机构,可以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养老机构提供上门巡诊服务或开辟看病绿色通道。”


  在王健看来,未来民政部门、卫生部门等还需通力合作,探索医养结合的新模式,推行家庭型、日托型、机构型医护一体化服务,同时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健康检测、居家护理等个性化服务。


  特色“一中心,多站点,重巡访”模式有望全市推广,在养老工作中,针对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大、收入水平低、居住分散,以及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差距明显的特点,成都正就这一痛点进行探索。


  张孝军透露,目前已经探索出一条新型的农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未来有望在全市进行推广。张孝军提到的新模式,正是在金堂试行的农村养老服务“一中心、多站点、重巡访”模式。


  据悉,这类模式将适应农村老年人居住分散的特点。


  “一中心”,是指在老年人口相对比较集中的农村社区建设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更专业、全面的日间照料、理发洗衣、远程视频、医疗保健、棋牌文娱等服务。


  “多站点”,是指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点,一般2~3个村民小组设一个养老服务站点,为离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路途较远及行动不便的老人就地就近开展居家养老延伸服务。


  “重巡访”,是指村民政协理员、低龄老协会员和志愿者对区域内空巢、失能、残疾老人每周进行巡访,为不能出门的老人提供基本生活帮扶、紧急医疗救护、亲情关怀等服务。


  “这种新型的农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适合农村居住分散的特点,对我市农村居家养老进行有益的探索。”张孝军表示,目前市民政局正在总结完善,未来有望在全市推广。


  机遇


  民办养老机构新建床位将获每张1.2万元建设补贴


  目前,成都有各类养老机构480个,日间照料中心2414个,养老总床位11.4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有38张床位,能够基本满足老年人养老需要。


  这一数字,将继续随着老年人口增加而变化。因此,民办养老机构正在成为养老服务市场的重要力量


  对此,市社科院社会学与法制研究所所长王健建议,成都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完善优惠政策,激发社会领域投资养老的活力。包括要研究养老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的区分,特别要明确哪些养老服务应由政府提供,哪些服务可以由市场提供,从而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保障。


  张孝军表示,成都接下来还将进一步加快养老机构建设。例如,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可以通过挂牌方式供地,地价可以按基准地价的70%挂牌。在资金补贴方面,对民办养老机构新建床位每张给予1.2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


  “对民办养老机构收住我市老人的,每床每年给予1800元的床位补贴。同时,我们对民办养老机构服务性用水、用气、用电实行与居民用户同价,给予税收、基础设施配套费等优惠减免政策。”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过去5年来,我国养老机构建设迎来快速增长。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我国养老机构总数超过14.46万家,相比于2012年底的4.43万家增长达226%。


  与此同时,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2012年底达1.94亿人,占总人口的14.3%;而到2016年底,这一人数已达2.3亿,占总人口的16.7%。总体看,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应对日益加剧的老龄化趋势,我国近年来养老机构建设力度和提质升级力度不断加大,养老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针对养老机构的建设和服务标准,民政部制定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等规章,同时发布了《养老机构基本规范》《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等国家标准。目前养老服务领域已发布执行12项标准,有19项标准正在制定。


  尤其是,为尽快在养老院服务质量上有明显改善,民政部等六部门2017年3月联合在全国发起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提出9项重点任务,并明确提出了到2017年底和到2020年底的分阶段目标。2017年,该行动对全国4万余家养老院进行排查整治,处理隐患近19.7万处,依法取缔、关停、撤并养老院2122家。


  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民政部门已经取消了部分养老机构提交竣工验收合格证明等4项证明要求,并配合研究取消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据悉,关于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的意见已在研究和推进中。


  医养结合是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多年大力推进,截至2017年7月底,全国78.6%的养老院不同形式提供了医疗服务,提前完成50%的预定目标;养老院护理型床位占比由2015年低于30%提升到了46.4%。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繁荣发展养老服务业,并将共同压实地方在养老院服务质量问题整治中的主体责任,逐步建立健全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的长效机制。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8-2-23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浣犳兂涓嶆兂鍦ㄥ姞鎷垮ぇ鍙傚姞鈥滄姳鍥㈠吇鑰佲 浣犳兂涓嶆兂鍦ㄥ姞鎷垮ぇ鍙傚姞鈥滄姳鍥㈠吇鑰佲 浣犳兂涓嶆兂鍦ㄥ姞鎷垮ぇ鍙傚姞鈥滄姳鍥㈠吇鑰佲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